[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启停铅酸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5248.3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其;黄龙杰;马利明;蒋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平湖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张云波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壳 极群 启停 隔板 电池极群 接线端子 汽车启动 铅酸电池 汇流排 串联 电池 汽车 体内 蓄电池 电解液吸附 交替排列 相邻电池 抽真空 电解液 负极板 贫液式 正极板 腔体 首尾 充电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启停铅酸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内设有若干腔体,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电池极群,所述电池极群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相邻电池极群之间通过蓄电池汇流排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上固定有接线端子;若干极群在电池壳的腔体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极群内注有电解液;所述隔板为AGM隔板,电解液吸附在AGM隔板上,本项目采用AGM隔板贫液式汽车启动用电池,针对汽车启动电流、容量进行研究、并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进行灌酸充电,以满足达到汽车启停电池的要求。
技术领域
发明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启停铅酸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已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纯动力汽车市场化之前,轻混合动力 汽车以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具有极大的普及推广性。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应用的瓶颈,主要在汽车动力系统上。采用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纯电动车的动力系统造价较高,充电后汽车的有效行驶距离较短,尚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发明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提升电池容量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并且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的汽车启停铅酸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发明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启停铅酸电池,包括电池壳,电池壳内设有若干腔体,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电池极群,所述电池极群由数量相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相邻电池极群之间通过蓄电池汇流排串联在一起,所述汇流排上固定有接线端子;若干极群在电池壳的腔体内相互串联,首尾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极群内注有电解液;所述隔板为AGM隔板,电解液吸附在AGM隔板上。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群采用紧装配方式的工艺,使得正极板和负极板充分接触电解液。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群的同一极群内的正极板处于同一重量区间内,并选择相应厚度的隔板,使得同一蓄电池内的各极群的装配压力落入同一区间。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群通过压力机挤压装配至蓄电池的腔体内。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机的压力为25KP~40KP。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GM隔板的厚度为0.50 mm~1.0mm。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GM隔板由两种以上单丝直径的高碱玻璃纤维制成。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碱玻璃纤维由单丝直径为0.1~ 0.4μm的细高碱玻璃纤维及单丝直径为0.5~1.1μm的粗高碱玻璃纤维组成,其中细高碱玻璃纤维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为1~9%,余量为粗高碱玻璃纤维。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碱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1~0.3mm。
作为发明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GM隔板的孔隙率为90%~94%。
发明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项目采用AGM隔板贫液式汽车启动用电池,针对汽车启动电流、容量进行研究、并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进行灌酸充电,以满足达到汽车启停电池的要求;
2. 本发明的AGM隔板由两种以上单丝直径的高碱玻璃纤维制成,结合力较大,在电池内受膨胀压力时不会像普通AGM隔板中的纤维那样由于纤维表面光滑而随意移动造成孔径和回弹性变化;本发明的AGM隔板对电解液有充分的保持力,可以适当增加电池高度,避免或减少电解液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平湖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平湖华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