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5132.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陈子文;匡华;徐丽广;马伟;刘丽强;吴晓玲;宋珊珊;胡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美辛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保藏 应用 分泌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中国微生物菌种 残留 单克隆细胞株 食品安全检测 检测灵敏度 微生物中心 分析检测 免疫检测 食品安全 残留量 细胞株 分类 检测 水果 管理 | ||
一株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S07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0,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为2017年9月5日。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其由杂交瘤细胞株SS0712分泌产生。所述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吲哚美辛残留的分析检测。本发明提供的细胞株SS0712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吲哚美辛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IC50值为8.7 ng/mL),可实现对水果、蔬菜中吲哚美辛残留量的检测,为食品中吲哚美辛残留的免疫检测提供了原料,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又称消炎痛,是一种作用较强的非皮质激素类的消炎解热和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包括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性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从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吲哚美辛的消炎、解热作用很强,其抗炎作用比保泰松强84倍,比氢化可的松也强,与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保泰松联合使用,可减少它们的用量、毒性及副作用,提高疗效;其次是解热作用,为氨基比林的10倍;镇痛作用较弱,只对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但对炎性疼痛的效果好于保泰松、安乃近和水杨酸类。临床主要用于对水杨酸类药物不易耐受,或疗效不明显的急、慢性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囊炎、骨关节炎、急性痛风及癌性疼痛等。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将吲哚美辛用于胆绞痛、痛经、偏头痛、肾小球肾炎、多尿、沙门菌性胃肠炎、体位性低血压、巴特综合症等,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治疗眼科色素膜炎、角膜炎、巩膜炎、青光眼以及癌症引起的发热或其他难以控制的发热。皮肤科用于红斑狼疮、白塞综合症、硬皮病、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关节型银屑病等。外用治疗湿疹、过敏性皮炎、光感性皮炎、局部疼痛。
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高,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
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严重者可出现溃疡并引起出血和穿孔等。饭后即服可减少发生率。
②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偶有惊厥、精神错乱、晕厥等。应注意适时停药。
③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以及少有的哮喘发作、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循环的抑制。
④造血系统的抑制如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虽然罕见,但后果较为严重。
目前一方面国内外至今尚未建立吲哚美辛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及其测定方法,这给吲哚美辛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贸易以及食品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食品中吲哚美辛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也没有国家标准。这给吲哚美辛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和进出口贸易以及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有必要建立一种针对吲哚美辛的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而酶联免疫法(ELISA)前处理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且检测时对样本的纯度要求不高。因此,建立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很有必要,而建立此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即需筛选出针对吲哚美辛的高特异性单克隆单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由该细胞株制备的抗体对吲哚美辛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可以用来建立吲哚美辛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一株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SS07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90,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为2017年9月5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无锡迪腾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