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软硬地层的倒杯型高水压伸缩式复合钻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4020.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邹宝平;高福洲;罗战友;刘静娟;杨建辉;陶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软硬 地层 倒杯型高 水压 伸缩 复合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软硬地层的倒杯型高水压伸缩式复合钻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杯型排泥系统(1)、多型复合钻头系统(2)、强压水加压系统(3)、传感系统(4)、泵水冲刷系统(5)、收纳支撑系统(6);
所述倒杯型排泥系统(1)包括第一排泥机(101)、倒杯型排泥通道(601)、倒杯框架(102);所述多型复合钻头系统(2)包括钻头;所述强压水加压系统(3)包括工字加压器、一字隔断板、高强弹簧、连接管、高压水仓(317)、高压进水管(318);所述传感系统(4)包括电线管、传感应变处理装置;所述泵水冲刷系统(5)包括高压水泵(505)、抗高压管、高强橡胶弹性管、底盘水管、橡胶连接管;所述收纳支撑系统(6)包括容纳室(602)、抗磨损外壳(603);
所述第一排泥机(101)设置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外部,并与倒杯型排泥通道(601)连接,所述倒杯型排泥通道(601)的底部与倒杯框架(102)的顶部连通,所述倒杯框架(102)焊接在抗磨损外壳(603)的下部;
所述抗磨损外壳(603)设置于容纳室(602)外部,同时其底部设有钻头;所述倒杯型排泥通道(601)置于容纳室(602)中,并位于容纳室(602)的中心,倒杯型排泥通道(601)外侧焊接有抗高压管,且抗高压管和倒杯型排泥通道的上端均延伸至容纳室(602)外部;所述抗高压管的上端与高压水泵(505)连接,其下端与通过高强橡胶弹性管与底盘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底盘水管设置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底盘水管的另一端与倒杯框架(102)的底部连通;所述抗高压管的中部外侧套设有橡胶连接管;
所述高压水仓(317)位于容纳室(602)内部上端,且呈圆柱形设置在抗高压管壁面外侧;所述高压进水管(318)安置于高压水仓(317)的顶部,且其底端与高压水仓(317)连通;所述工字加压器的顶部与高压水仓(317)底部连通,所述工字加压器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一字隔断板,所述一字隔断板的底部设置有高强弹簧,所述高强弹簧的一端与一字隔断板的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抗磨损外壳(603)的内底部连接;
所述工字加压器的外部焊接有密封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工字加压器的中部通过阀门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一字隔断板之上;所述传感应变处理装置设置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内底部上,并与所述阀门之间通过电线管连接;
所述倒杯型排泥通道(601)的外侧均匀布设有四个抗高压管,分别为第一抗高压管(501)、第二抗高压管(502)、第三抗高压管(503)、第四抗高压管(504),四个抗高压管的顶部均与高压水泵(505)连接,四个抗高压管的中部外侧均套设有橡胶连接管,所述高压水仓(317)呈圆柱形设置在第一抗高压管(501)、第二抗高压管(502)、第三抗高压管(503)、第四抗高压管(504)壁面外侧;
相应的,所述高强橡胶弹性管也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高强橡胶弹性管(506)、第二高强橡胶弹性管(507)、第三高强橡胶弹性管(508)、第四高强橡胶弹性管(509);所述底盘水管也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底盘水管(510)、第二底盘水管(511)、第三底盘水管(512)、第四底盘水管(513);
所述第一抗高压管(501)的下端通过第一高强橡胶弹性管(506)与第一底盘水管(510)的一端连通、第二抗高压管(502)的下端通过第二高强橡胶弹性管(507)与第二底盘水管(511)的一端连通、第三抗高压管(503)的下端通过第三高强橡胶弹性管(508)与第三底盘水管(512)的一端连通、第四抗高压管(504)的下端通过第四高强橡胶弹性管(509)与第四底盘水管(513)的一端连通;
所述第一底盘水管(510)、第二底盘水管(511)、第三底盘水管(512)、第四底盘水管(513)的另一端均与倒杯框架(102)的底部连通;
所述工字加压器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工字加压器(301)、第二工字加压器(302)、第三工字加压器(303)、第四工字加压器(304);第一工字加压器(301)、第二工字加压器(302)、第三工字加压器(303)、第四工字加压器(304)的顶部均与高压水仓(317)的底部连通;
相应的,所述一字隔断板也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一字隔断板(305)、第二一字隔断板(306)、第三一字隔断板(307)、第四一字隔断板(308);所述第一一字隔断板(305)安置在第一工字加压器(301)内部、第二一字隔断板(306)安置在第二工字加压器(302)内部、第三一字隔断板(307)安置在第三工字加压器(303)内部、第四一字隔断板(308)安置在第四工字加压器(304)内部;
所述高强弹簧也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高强弹簧(309)、第二高强弹簧(310)、第三高强弹簧(311)、第四高强弹簧(312);所述第一高强弹簧(309)的一端焊接于第一一字隔断板(305)底部、第二高强弹簧(310)的一端焊接于第二一字隔断板(306)底部、第三高强弹簧(311)的一端焊接于第三一字隔断板(307)底部、第四高强弹簧(312)的一端焊接于第四一字隔断板(308)底部;所述第一高强弹簧(309)、第二高强弹簧(310)、第三高强弹簧(311)、第四高强弹簧(312)的另一端均焊接于抗磨损外壳(603)的内底部;
所述第一工字加压器(3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13),所述第二工字加压器(30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14),所述第三工字加压器(303)的外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315),所述第四工字加压器(304)的外部设置有第四连接管(316);
所述传感系统(4)中的电线管和传感应变处理装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电线管(401)、第二电线管(402)、第三电线管(403)、第四电线管(404)、第一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5)、第二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6)、第三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7)、第四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8);
所述第一电线管(401)连接第一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5)与第一连接管(313)处的阀门、第二电线管(402)连接第二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6)与第二连接管(314)处的阀门、第三电线管(403)连接第三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7)与第三连接管(315)处的阀门、第四电线管(404)连接第四传感应变处理装置(408)与第四连接管(316)处的阀门;
所述钻头包括三角形钻头、螺纹钻头、锯齿型钻头和巨型台阶式叠合钻头;
所述巨型台阶式叠合钻头安装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中心;所述锯齿型钻头安装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巨型台阶式叠合钻头外侧;所述三角形钻头和螺纹钻头安装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并位于所述锯齿型钻头外侧;
所述三角形钻头包括一号三角型钻头(201)、二号三角型钻头(202)、三号三角型钻头(203)、四号三角型钻头(204)、五号三角型钻头(205)、六号三角型钻头(206)、七号三角型钻头(207)、八号三角型钻头(208)、九号三角型钻头(209)、十号三角型钻头(210)、十一号三角型钻头(211)、十二号三角型钻头(212);
上述三角型钻头均匀对称布设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所述一号三角型钻头(201)、二号三角型钻头(202)、三号三角型钻头(203)、四号三角型钻头(204)、五号三角型钻头(205)、六号三角型钻头(206)安置于抗磨损外壳(603)外底部的左上部,七号三角型钻头(207)、八号三角型钻头(208)、九号三角型钻头(209)、十号三角型钻头(210)、十一号三角型钻头(211)、十二号三角型钻头(212)安置在抗磨损外壳(603)外底部的右下部;
所述螺纹钻头包括第一螺纹钻头(213)、第二螺纹钻头(214)、第三螺纹钻头(215)、第四螺纹钻头(216)、第五螺纹钻头(217)、第六螺纹钻头(218)、第七螺纹钻头(219)、第八螺纹钻头(220)、第九螺纹钻头(221)、第十螺纹钻头(222)、第十一螺纹钻头(223)、第十二螺纹钻头(224);
上述螺纹钻头均匀对称布设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所述第一螺纹钻头(213)、第二螺纹钻头(214)、第三螺纹钻头(215)、第四螺纹钻头(216)、第五螺纹钻头(217)、第六螺纹钻头(218)安置在抗磨损外壳(603)外底部的右上部,第七螺纹钻头(219)、第八螺纹钻头(220)、第九螺纹钻头(221)、第十螺纹钻头(222)、第十一螺纹钻头(223)、第十二螺纹钻头(224)安置在抗磨损外壳(603)外底部的左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硬地层的倒杯型高水压伸缩式复合钻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型钻头包括第一锯齿型钻头(225)、第二锯齿型钻头(226)、第三锯齿型钻头(227)、第四锯齿型钻头(228);
上述锯齿型钻头互成90°,均匀对称布设在抗磨损外壳(603)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40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