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卡顿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和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2016.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奚溪;施唯佳;张铮凯;魏峥;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倩男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卡 故障 分析 方法 装置 机顶盒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视频卡顿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和机顶盒,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终端的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基于所述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确定视频卡顿原因。本公开不需要在端到端部署硬件探针和集中质量监测平台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单用户视频卡顿的故障原因确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慧家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卡顿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和机顶盒。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业务的不断推广,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运维层面日常维护的压力也日益增多。现有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质量故障的判别方法是通过在平台、网络、终端端到端部署软件、硬件探针,通过集中监测平台对探针采集的数据分析定位故障原因。但存在如下问题:从各个节点采集的数据格式不一、指标多样,集中监测平台没有合适的算法进行精确的故障定位。目前探针指标并没有完全统一,有用网络传输指标(网管、外置硬件探针)、有用视频传输指标(外置硬件探针、终端内置监测探针),有用端到端体验指标(终端内置监测探针),无法用一套指标端到端衡量分析视频的业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视频卡顿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和机顶盒,能够解决单用户视频卡顿的故障原因确定问题。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视频卡顿故障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视频终端的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基于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确定视频卡顿原因。
可选地,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包括传输流TS缓存参数和基本码流ES缓存参数;根据TS缓存参数或ES缓存参数判断是否缓存下溢;若缓存下溢,则确定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视频卡顿,否则,判断TS或ES解封装是否失败。
可选地,TS缓存参数包括TS缓存每秒流入数据量和TS缓存区间的数据大小;根据TS缓存参数判断是否缓存下溢包括:若TS缓存每秒流入数据量小于流出数据阈值,且TS缓存区间的数据大小小于第一数据阈值,则确定TS缓存下溢。
可选地,ES缓存参数包括ES缓存区间的数据大小;若ES缓存区间的数据大小小于第二数据阈值,则确定ES缓存下溢。
可选地,若TS解封装失败,则判断网络传输指标是否异常;若网络传输指标异常,则确定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视频卡顿,否则,确定因为TS编码问题导致视频卡顿;或者若ES解封装失败,则判断网络传输指标是否异常;若网络传输指标异常,则确定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视频卡顿,否则,确定因为ES编码问题导致视频卡顿。
可选地,判断网络传输指标是否异常包括:根据网络丢包或分片下载质量确定网络传输指标是否异常。
可选地,根据解码器参数判断是否出现编码引起的解码错误信息;若出现,则确定因为源端编码错误问题导致视频卡顿。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视频输出帧显示时长和视频帧率显示时长;若视频输出帧显示时长大于视频帧率显示时长,且视频输出帧显示时长大于视频帧率显示时长的时间累积值大于累积阈值,则确定视频卡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视频卡顿故障分析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视频终端的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卡顿原因分析单元,用于基于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和解码器参数确定视频卡顿原因。
可选地,芯片各级缓存参数包括传输流TS缓存参数和基本码流ES缓存参数;卡顿原因分析单元用于根据TS缓存参数或ES缓存参数判断是否缓存下溢,若缓存下溢,则确定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视频卡顿,否则,判断TS或ES解封装是否失败;或者卡顿原因分析单元还用于根据解码器参数判断是否出现编码引起的解码错误信息,若出现,则确定因为源端编码错误问题导致视频卡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2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