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0832.X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峰;周正权;卢进;蔡永桥;王鑫;曲杰;吕增伟;郝芯;王伟;张延东;任长弘;赵秀宁;吴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8/12;C08G18/32;C08G18/61;C08G18/6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弹性体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该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92‑174份的组分A和51.01‑105.05份的组分B;其中:组分A为聚氨酯半预聚物;组分B按质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50‑100份多元醇,1‑5份扩链剂,0.01‑0.05份催化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其由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聚氨酯弹性体的用途。本发明主要采用半预聚法,通过扩链剂和催化剂的组合配料,来制备聚氨酯弹性体,该方法克服了预聚体法中制备预聚物时的粘度过高和一步法的不稳定性的缺点,制成的氨酯弹性体性能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主链上含有较多的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嵌段聚合物,具有独特的聚脲结构,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耐磨性能和耐油性能。一直以来,聚氨酯弹性体作为高端产品应用于特殊领域。聚氨酯弹性体的一般制备方法为一步法,但一步法的制备不易控制,而预聚体法制备的聚氨酯预聚物粘度较大,不宜控制,故采用半预聚法制备聚氨酯半预聚物,不仅能够很好的控制预聚体的粘度,而且制备的预聚体更加稳定,弹性体的性能也更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能够提高聚氨酯弹性体耐磨性和耐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该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92~174份的组分A和51.01~ 105.05份的组分B;其中:
组分A为聚氨酯半预聚物;聚氨酯半预聚物的特性表征参数为:NCO%为6~15%;
组分B按质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50~100份多元醇,1~5份扩链剂,0.01~0.05份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半预聚物,由按质量份计的50~100份聚酯多元醇,2~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在120℃经氮气吹扫环境下除水2小时,降温至65~72℃环境下,加入40~70份二异氰酸酯,反应1.5~2小时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苯酐系聚酯二元醇或天然聚酯二元醇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多种混合时可任意配比,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所述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优选为:型号PEPA-2000,官能度2,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或者型号PEDA-2000,官能度2,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或者PEPA-1000,官能度为2,数均分子量为1000的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
进一步地,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为羟乙基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数均分子量为500~4000。
进一步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以及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多种混合时可任意配比。
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半预聚物中的游离异氰酸根含量为4.0%~15.0%。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B中的多元醇为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苯酐系聚酯二元醇或脂环族聚酯二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
进一步地,所述扩链剂为二醇类扩链剂以及二胺类扩链剂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扩链剂优选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基甲苯二胺DMTDA、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ETDA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多种混合时可任意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0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