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0137.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天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道 预制装配式 安装固定 多层住宅 标准层 长方体框架结构 基坑 寒冷地区 施工 顶层 加装 连梁 预埋 电梯 钢管混凝土柱 水平并列设置 有效缩短工期 钢结构井道 连接为一体 安装方便 地面基层 电梯井道 钢管焊接 竖向钢管 构件组 连廊 灌注 上铺 混凝土 | ||
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及其施工方法。预埋基坑设置于基础承台上并与其连接为一体,底层井道安装固定在预埋基坑上,底层井道上方安装固定至少一段标准层井道,位于最上方的标准层井道上方安装固定顶层井道,底层井道、顶层井道及标准层井道均为钢管焊接的长方体框架结构,且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四根竖向钢管内均灌注有混凝土构成钢管混凝土柱,两根钢连梁水平并列设置并将既有多层住宅与钢结构井道构件组相连固定,两根钢连梁上铺设有连廊地面基层。结构简单、施工高效、安装方便,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可有效缩短工期,简单方便,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日趋增大。寒冷地区尤其是我国北方的高寒地区,一般既有多层住宅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规范限制,均未设置电梯或预留电梯井道,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无障碍和舒适性的居住品质的追求,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经成为居民的现实需求。
加装电梯首先要独立安装井道,目前加装电梯普遍为钢结构井道,一般采用型材拼装,不仅施工繁琐,而且消耗大量工时,产生的费用也更多。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也为加装电梯开启了新的方向,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高效、安装方便的预制装配式井道,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及其施工方法,它结构简单、施工高效、安装方便,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可有效缩短工期,简单方便,节省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包括均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底坑基础、钢结构井道构件组以及多个钢结构连廊,所述底坑基础包括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相互配合的预埋基坑及基础承台,所述基础承台埋设于既有多层住宅的外部地面内,所述预埋基坑设置于基础承台上并与其连接为一体,所述钢结构井道构件组包括底层井道、顶层井道及至少一段标准层井道,所述底层井道安装固定在预埋基坑上,底层井道上方安装固定所述至少一段标准层井道,位于最上方的标准层井道上方安装固定所述顶层井道,底层井道、顶层井道及标准层井道的高度分别与既有多层住宅的首层、顶层及标准层的层高一一对应设置,底层井道、顶层井道及标准层井道均为钢管焊接的长方体框架结构,且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四根竖向钢管内均灌注有混凝土构成钢管混凝土柱,每个所述钢结构连廊包括连廊地面基层及两根钢连梁,所述两根钢连梁水平并列设置并将既有多层住宅的外墙面与钢结构井道构件组的对应位置相连固定,两根钢连梁上铺设有连廊地面基层。
本发明的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底坑基础、钢结构井道构件组以及钢结构连廊均为工厂预制,分体运至施工现场,按顺序吊装至指定位置,拼接装配而成,既有多层住宅的每层外墙面适宜位置开设进门口,并在外部地面对应位置挖设电梯坑,将基础承台吊装到位平放在电梯坑内底部,基础承台上表面通过坐浆法进行找平,之后吊装预埋基坑安装在基础承台上,通过焊接钢筋端头与补浇混凝土的方式将二者连接为一体,在预埋基坑敞口端面四角预埋连接钢板;
步骤二:将底层井道吊装到位并与预埋基坑敞口端面四角预埋的连接钢板焊接或螺栓固定,之后根据既有多层住宅的层数依次吊装标准层井道及顶层井道,通过连接件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在每次安装固定标准层井道的同时,将一个钢结构连廊的两根钢连梁通过预埋螺栓与既有多层住宅的外墙面及钢结构井道构件组的对应位置相连固定,两根钢连梁上铺设连廊地面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天,未经张云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0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OP耐水防滑弹性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雨尾气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