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式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9918.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任运根;袁志容;王文强;陈应寿;任满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京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怀春颖 |
地址: | 246200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生物 滤池 污水处理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式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该工艺及装置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内的COD、TN和NH4‑N,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进给量和加药量,充分利用所加入的药剂和空气,充分起到高效、节能、节省运行费用等功效,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好,可满足除盐系统进水要求,满足城市污水出水COD、TN和NH4‑N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式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对COD、NH4-N和TN以及悬浮物等指标都有明确要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化工污水等成分不断变复杂,导致高浓度污水处理达标更加困难,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站等普通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污水仍然存在不达标等情况,处理后的水内的COD、NH4-N和TN等含量仍很高。
为了解决污水排放达标等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许多污水处理工艺,例如CN102153253A公开的一种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侧向流人工湿地组合中水处理系统;又如CN106554136A公开的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等。
但是上述工艺在处理污水时,处理效果仍不理想,并且进行曝气的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都是通过人为的控制,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式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式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污水经第一配水区后,由靠近第一配水区的水泵泵入第一生物处理段进行处理,再由靠近第二配水区的水泵泵入第二生物处理段进行处理;所述第一生物处理段和第二生物处理段均包括2n-1个生物区和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生物区之间的加药区,每一所述生物区内均设有硬质生物载体,所述硬质生物载体的底部设有布气系统及用于控制布气系统空气进给量的电动调节阀,每一电动调节阀均具有唯一的ID,所述电动调节阀的开关由控制器控制,n≥1;
S2:经过步骤S1处理的水循环至出水区后,再经设置在第一配水区的水泵泵入第一配水区,进行再循环。
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所述加药区内均设有分别检测COD、TN和NH4-N的三个检测仪,所有检测仪采集的数据均传输给控制器。
进一步的改进,步骤S1具体方法为:
S11:污水经第一配水区后,由靠近第一配水区的水泵泵入第一生物处理段的第一个生物区,控制器控制第一个生物区的电动调节阀为开启状态,第一生物区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优选地,气水比为2-6:1;
S12:经过步骤S11处理的污水依次经过各加药区和各生物区时,设置在各加药区内的三个检测仪分别检测水内的COD、TN和NH4-N值并传输给控制器;
S13:控制器接收各加药区传输的数据后,将COD和NH4-N分别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比较出COD和NH4-N均小于相应的阈值时,进行步骤S14,否则进行步骤S16;
S14:对应的加药区开始加药,并从下一生物区开始,控制器控制所有生物区内的电动调节阀为关闭状态;
S15:当加药区开始加药后,控制器从接收到下一TN开始,将TN与阈值进行比较,直至比较出TN小于阈值时,对应加药区停止加药;
S16:对应加药区不加药,控制器继续控制下一生物区内的电动调节阀为开启状态,直至检测出COD和NH4-N均小于相应的阈值时,进行步骤S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京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京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