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壳体结构、驱动装置和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9453.9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全;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温春艳;蒋爱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结构 驱动 装置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供油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壳体结构、一种驱动装置和一种压缩机。油壳体结构包括油壳体和具有容纳腔的聚油筒,油壳体内设置有容纳润滑油的油槽,聚油筒设置在油槽的底面上,并且容纳腔与油槽连通以使油槽中的润滑油能够流入到容纳腔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油泵部件在聚油筒内的润滑油中旋转,由于润滑油的粘性作用和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力使得聚油筒内的润滑油液面高度高于聚油筒外的润滑油液面高度,从而可以明显提升油泵部件附近的润滑油液面的高度,因此润滑油使用较少的注油量也能达到较好的泵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供油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壳体结构、一种驱动装置和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的封闭式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压缩机的油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曲轴及油泵部件被吸入压缩机的各运动副后对各部件进行润滑。目前市面上的压缩机一般分为定速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对于定速压缩机,为了满足一定的泵油量,对压缩机的注油量就对应的有一定的要求,请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的泵油装置静止时的结构示意图,油泵部件20固定安装在机轴10下端并且浸入压缩机油壳体40内的润滑油槽50中的润滑油中,工作时油泵部件20旋转,通过离心作用力润滑油被油泵部件20上的吸油孔30吸入机轴10内部,之后将润滑油输送到各运动部件处,因此当润滑油槽50中的润滑油的液面高度越高时,机轴10及油泵部件20的泵油量就越大,而当压缩机需要大量的润滑油来润滑时,就需要增加单台压缩机的润滑油使用量,这无疑增加了压缩机的成本。
对于变频压缩机,其相比于定速压缩机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宽的运转范围,降低变频压缩机可泵油的转速时,变频压缩机能够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从而降低了所匹配冰箱的开机率,从节能角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为降低压缩机的最低运转速度,克服现有的压缩机在最低运转速度工作时吸油效果不佳的不足,目前较多的改进是通过润滑油的螺旋原理进行螺旋泵油。请参考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300347A的发明专利2001年6月20日公开了一种密闭式压缩机的油泵,一个吸油杆插入到套筒中,在吸油杆的外边面上设有能通贯覆盖住整个吸油杆长度方向的螺旋形沟槽,通过该沟槽和套筒的配合,将油从油槽送到空心轴内的通道。再请参考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005936A的发明专利2014年8月27日公开了一种压缩机上油装置,该上油装置包括主轴部,主轴部外壁上设有油槽,主轴部的下端设有和油槽连通的进油腔,进油腔内连接有上油管,上油管内连接油管内套,油管内套外壁和上油管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油管内套外壁上套接有螺旋状的导向螺旋杆,导向螺旋杆紧密连接在油管内套和上油管之间的间隙内构成螺旋油槽。油液在上升的过程中沿着导向螺旋杆的螺旋方向输送,延长了输送路径,油液更加容易上升,上油更加顺畅,吸油效果好。但这种具有外螺纹的螺旋油泵形状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螺旋油泵与油泵壳体运行过程中达不到完全同轴的要求,这样就容易造成塑料件的螺旋油泵被金属件油泵壳体磨损,对泵油效果及压缩机的可靠性都有影响。
现有的压缩机均存在润滑油的注油量较多和为了降低变频压缩机的最低可靠运行转速从而使用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的螺旋油泵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壳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壳体结构,包括油壳体和具有容纳腔的聚油筒,所述油壳体内设置有容纳润滑油的油槽,所述聚油筒设置在所述油槽的底面上,并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油槽连通以使所述油槽中的润滑油能够流入到所述容纳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开关及其电阻静触头
- 下一篇:一种立方镜坐标系的自动化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