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雷达截面的极化可重构圆极化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8984.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蒋鹏;李小秋;卫晓俊;刘鹏;龚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截面 极化 可重构圆 天线 | ||
1.一种低雷达截面的极化可重构圆极化天线,包括多层介质基板和印制在介质基板上的各种金属贴片,其特征在于:
多层介质基板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介质基板(1)、第二介质基板(2)、第三介质基板(3)和第四介质基板(4),第一介质基板(1)和第二介质基板(2)通过粘胶粘贴为一体,形成下层结构,第三介质基板(3)和第四介质基板(4)通过粘胶粘贴为一体,形成上层结构,该上、下两层结构之间通过中心轴(14)固定,使得两者能够相互旋转;
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为圆形,下表面印制有与其完全重合的圆形金属反射板(5);
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为圆形,其下表面印制有指数渐进形金属耦合馈电线(6),且与x轴、y轴正方向分别形成45°夹角,上表面印制有圆形金属贴片(7);
所述的第三介质基板(3)为圆形,其下表面左边印制有左矩形金属贴片(8),右边印制有右矩形金属贴片(9),其上表面印制有圆形金属面(10);左矩形金属贴片(8)和右矩形金属贴片(9)尺寸相同,分别位于第三介质基板(3)第一个十字形通槽(11)的短槽两端,用于遮挡十字形缝隙(13)的沿x轴方向缝隙的两端,通过旋转上层结构,使得左矩形金属贴片(8)和右矩形金属贴片(9)遮挡十字缝隙(13)中沿不同方向的缝隙,以改变十字形缝隙(13)中沿不同方向缝隙的长度;该介质基板的中心开有由长槽和短槽交叉形成的第一个十字形通槽(11),该十字形通槽位于圆形金属贴片(7)的十字形缝隙正上方,且短槽沿x方向,长槽沿y方向;
所述的第四介质基板(4)为圆形,该介质基板中心开有由长槽和短槽交叉形成的第二个十字形通槽(12),该十字形通槽位于第一个十字形通槽(11)的正上方且与其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数渐进性金属馈电线(6),总长度为20mm,用于对天线耦合馈电,其由馈电端口向第二介质基板(2)的圆心渐变,即经过10mm的指数渐进变化,使宽度由4mm渐变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金属贴片(7),半径为15~20mm,圆心与第二介质基板(2)的圆心重合,其上设有十字形缝隙(13),该十字形缝隙由沿x方向的缝隙和沿y方向的缝隙交叉形成,且缝隙中心点位于圆形金属贴片(7)的圆心,每个方向的缝隙长度均为17~20mm,宽度均为1.5~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金属面(10)由八个均呈45°的扇形金属面组成,每个扇形金属面是由相邻结构相互对称,且间距为2.8mm的“S”形金属弯折线构成;
所述“S”形金属弯折线,是将N个同心环形金属线截成弧形金属线,并用宽度相同的金属连接线连接构成的,弯折线宽度为1.0~1.5mm,间距为0.7~1.2mm,最内部同心圆环的内径为5mm,15≤N≤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十字形通槽的短槽长度为12~15mm,宽度为1.5~2.2mm,长槽长度为17~20mm,宽度为1.5~2.2mm,两十字形通槽的中心均留有安装中心轴的基座(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基板(1),采用厚度为2.0mm、半径为48mm、相对介电常数为2.2的罗杰斯5880介质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介质基板(2),采用厚度为1.6mm、半径为48mm、相对介电常数为2.2的罗杰斯5880介质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三介质基板(3),采用厚度为0.8mm、半径为48mm、相对介电常数为2.1的特氟龙介质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第四介质基板(4),采用厚度为0.8mm、半径为48mm、相对介电常数为2.1的特氟龙介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9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