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68388.8 | 申请日: | 2018-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李智;陈峰;许鹏飞;刘宝英;孟宪佳;常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20/52;G06V10/774;G06V10/82;G06N3/0464;G06N3/048;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线性插值 行人 识别 数据 增强 方法 | ||
1.一种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监控系统捉视角不交叉的不同相机下同一个行人的照片,再将不同行人照片中行人图像分别截取出来,构成该行人的图像数据集;利用不同行人的图像数据集构建行人再识别数据集,并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步骤2,初始化随机线性插值的插值强度参数,设置训练集中需要被增强的样本比例,将待增强的样本与训练集中的随机一个样本进行插值操作,生成新的样本,然后对待增强的样本进行重新标记;
步骤2.1,首先通过贝塔分布Beta(α,β)生成随机线性插值的强度μ,这里α=β是贝塔分布的参数;
步骤2.2,将训练集平均划分成k个样本的批训练数据,设定需要被数据增强的样本比例γ,然后利用下式进行插值操作,得到新的样本的特征,从而得到新的样本;
其中,表示批训练数据生成新的样本的特征,xa表示批训练数据中的待增强样本的特征,xt表示批训练数据中任意一个样本的特征,μ表示的是随机线性插值的插值强度,{R,G,B}表示样本的像素特征,共有三个颜色通道:红,绿,蓝;
步骤2.3,利用步骤2.1中的插值强度μ,对批训练数据中的待增强的样本进行重新标记,得到增强样本的双标记,如式2所示:
其中,表示混合了待增强的样本a和批训练数据中任意样本t的标签,同时具备了两个样本的标签信息;ya表示待增强的样本a的标签,yt表示所述任意样本t的标签;
步骤3,将生成的新的样本和训练集中的样本混合作为输入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设定训练代数,当模型的损失函数收敛或者达到训练代数,则进行步骤4,否则更新步骤3;
步骤4,步骤3中训练好的模型获得了不同相机拍摄的照片中行人图像的映射关系,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集中的行人图像进行匹配预测,得到识别的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还包括:
将测试集的样本放入到步骤3中得到的模型中训练,得到相应的预测向量,设定评估参数p的值,将预测向量中最大的p个值对应的类别和测试集中待测样本的真实类别进行比较,如果待测样本的真实类别存在于预测的p个类别中,则统计预测对的样本数增加1;
统计测试集中总共的预测正确的样本数T,以及总的测试集样本数N,计算Rank-p准确率:
根据计算出来的Rank-p准确率,使用格点搜索的方法对所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μ、γ进行调节,使得最终得到的模型性能达到最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时,记录每一次训练时的损失函数值,如式3所示:
loss=μ·(ypred-ya)+(1-μ)·(ypred-yt) 式3
其中loss表示损失函数值,ypred表示样本a的预测标签,ya表示样本a的真实标签,yt表示样本t的真实标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是指:
所述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改进的ResNet50网络,具体是在ResNet50网络的基础上,移除原有的全连接层,将全连接层替换为线性层,在线性层之后增加一个BatchNormalization层;除此之外,使用Leaky ReLU作为线性层和Batch Normalization层的激活函数,设定Leaky ReLU的负斜率参数为0.01,设定卷积神经网络的dropout的参数为0.5;在训练时,定训练代数参数为60,初始的学习率为0.001,并且网络的初始权重使用了在ImageNet上的训练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线性插值的行人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本比例γ的取值范围为[0.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3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