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8244.2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德;陆华平;刘磊;丁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和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52 | 分类号: | C07D239/52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氨基 二甲 嘧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成反应:向容器中加入无水甲醇、溶剂和丙二腈,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加成反应;(2)缩合反应:在步骤(1)制得的1,3‑二甲氧基丙二脒盐酸盐加入去酸剂,投入单氰胺进行缩合反应;(3)环合反应:在步骤(2)中制得的3‑氨基‑3‑甲氧基‑N‑氰基‑2‑丙脒加入路易斯酸保护剂,再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进行环合反应;(4)甲氧化反应:在容器中加入甲醇和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后投入步骤(3)中制得的2‑氯‑4‑氨基‑6‑甲氧基嘧啶进行甲氧化反应。本发明使用一种全新的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为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的中间体,4-氨基-2, 6-二甲氧基嘧啶的结构如下: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是体内外抗菌作用最强的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而起到杀菌作用。具有抗菌、杀原虫双重功效,对弓形虫、附红细胞体、住白细胞原虫病、球虫病及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等均有显著疗效,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US2804459,《医药工业》(1960,15(2))的合成报道,该中间体一般合成方法为:
1、巴比土酸法
2、4-氨基脲嘧啶法
第一种巴比土酸法由于氨化时只有1/3产物是4-氨基-2,6-二氯嘧啶,2/3的产物为2-氨基-4,6-二氯嘧啶,其工业化生产无意义。
第二种4-氨基脲嘧啶法为工业化生产2-氨基-4,6-二氯嘧啶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在氯化时用到大量的三氯氧磷,会产生大量的含磷废水,氯化时还使用催化剂N,N二甲基苯胺,其为基因毒性物质,对生产环境和劳动保护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污染,提高收率的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成反应:向容器中加入无水甲醇、溶剂和丙二腈,搅拌溶解后,控制温度20-50℃,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进行加成反应,反应1-5小时,继续保持温度20-50℃,保温1-6小时,保温结束后过滤得到1,3-二甲氧基丙二脒盐酸盐;
(2)缩合反应:在步骤(1)制得的1,3-二甲氧基丙二脒盐酸盐投入溶剂中,再加入去酸剂调节pH值为5-6,得到1,3-二甲氧基丙二脒单盐酸盐,控制温度20-50℃,投入单氰胺进行缩合反应,投毕后继续保持温度为20-50℃,保温4-7小时,保温结束后过滤得到3-氨基-3-甲氧基-N-氰基-2-丙脒;
(3)环合反应:在步骤(2)中制得的3-氨基-3-甲氧基-N-氰基-2-丙脒溶于溶剂中,控制温度20-50℃,加入路易斯酸,再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进行环合反应,保持微正压,反应1-4小时,然后停止通气,继续保持温度20-50℃,保温0.5-2小时,保温结束后加水淬灭,分去有机层,水层用碱中和调节pH值为 6.6-7.3,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2-氯-4-氨基-6-甲氧基嘧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和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和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