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7906.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0;H01Q19/10;H01Q19/18;H01Q1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组件 八木天线 支撑杆 电磁波信号 反射器 多径衰减 反射 反射能力 路径发送 覆盖面 干扰性 引向器 有效地 折叠 多径 衰弱 收发 | ||
1.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包括有支撑杆(1)以及连接于支撑杆(1)上的反射器(4),其中,所述反射器(4)包括有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上的第一反射组件(4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4)还包括有用于消除来自非指定路径的干扰电磁波信号的第二反射组件(42),其中,第二反射组件(42)折叠或者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组件(42)通过一预设有的折叠组件(5)与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相折叠连接;所述折叠组件(5)包括有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其中,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分别与第一反射组件(41)和第二反射组件(42)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叠件(51)一侧与第二折叠件(52)一侧相铰接,同时,第一折叠件(51)的另一侧与第二折叠件(52)的另一侧相抵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相靠近的端面均为相互抵触配合的斜面(53),其中,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的内侧均设置有两连接凸起(54);第二折叠件(52)的两连接凸起(54)卡入至所述第一折叠件(51)的两连接凸起(54)之间,同时,通过预设有的连接轴同时贯穿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上连接凸起(54)从而使得第一折叠件(51)和第二折叠件(52)的内侧相铰接;所述第一折叠件(51)的斜面(53)上成型有折叠扣孔(55),而所述第二折叠件(52)的斜面(53)上成型有与折叠扣孔(55)相配合的折叠扣柱(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支架(6),其中,所述连接支架(6)套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上,同时,所述连接支架(6)成型有若干个安装圆筒(61);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和第二反射组件(42)均包括有一支撑圆管(43)、多条反射管(44)以及两反射管固定件(45),其中,多条反射管(44)依次排列穿接于所述支撑圆管(43)上,而两反射管固定件(45)分别设置于反射管(44)的两端且均成型有多个供多条反射管(44)端部一一对应嵌入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通过其支撑圆管(43)端部穿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6)的安装圆筒(61)内从而通过连接支架(6)固定于支撑杆(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U”字型的夹座(7),其中,所述夹座(7)的闭合端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的支撑圆管(43)上,其次,当所述第二反射组件(42)折叠至所述第一反射组件(41)上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42)的支撑圆管(43)卡入至所述夹座(7)开口端;所述夹座(7)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其开口端张合度的调节螺栓(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组件(3)包括有固定于支撑杆(1)上的振子盒(31)、激励振子(32)以及电路板(33);所述振子盒(31)内开设有容纳所述电路板(33)的电路容纳腔(311)以及容纳所述激励振子(32)的环形容纳腔(312),其中,所述环形容纳腔(312)与所述激励振子(32)的形状相吻合,同时,所述环形容纳腔(312)与所述电路容纳腔(3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盒(31)的顶面开设有供预设有的固定螺栓的头部卡入的卡槽(313)从而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降低多径衰减的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盒(31)由面盖(31a)和底盖(31b)组成,其中,所述面盖(31a)的内壁和底盖(31b)的内壁共同组成所述环形容纳腔(312)与所述电路容纳腔(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9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索的位姿调节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雷达天线阵面锁紧装置及锁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