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冷凝水的膜蒸发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7344.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9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吕静;徐唐富仪;胡晨曦;李果;赵德鹏;张继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4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冷凝 蒸发 冷凝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凝水的膜蒸发冷凝器,冷凝器的翅片上设有纳米多孔薄膜,室内蒸发器侧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连接室外的水箱,水箱的低温冷凝水出口连接开孔管,开孔管连通纳米多孔薄膜;使室内蒸发器侧冷凝得到的冷凝水经由冷凝水管送至室外的水箱中,水箱中的低温冷凝水通过开孔管中的小孔流到纳米多孔薄膜中,依靠重力作用及纳米薄膜的毛细管压力,使得冷凝水均匀充注在纳米多孔薄膜中,形成一条水膜,不断发生蒸发冷却吸热过程,使冷凝器表面温度降低,同时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本发明利用蒸发器侧产生的“废水”即低温冷凝水,充分利用这部分冷凝水通过蒸发冷却及膜技术可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提高空调制冷量,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尤其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凝水的膜蒸发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视,建筑业也重点提倡绿色建筑的发展、突出节地、节能、节材的资源节约型宗旨。其中作为建筑业中能耗占据较大的暖通能耗自然成了重点优化的对象,而换热器的效率及尺寸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在环境不断恶化、新能源不断开发的背景下,蒸发冷却技术作为一种从自然界中获取冷量的制冷技术,具有清洁环保、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其直接蒸发冷却过程,可以使处理后的空气温度最低达到湿球温度,具有较大的制冷能力。
在国内,膜技术的发展也依旧处于研发阶段。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纳米级多孔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纳米孔中毛细管压力能够迅速吸收水分且驱动液体流动。纳米级多孔薄膜本身的传热传质过程,纳米级多孔薄膜中的水不断发生蒸发冷却吸热,使得通过该薄膜的整个换热效果加强。
因此,将蒸发冷却技术及膜技术应用在换热器的研发和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意义,也是本发明的切入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而提供一种利用冷凝水的膜蒸发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冷凝水的膜蒸发冷凝器,包括冷凝水管、水箱、开孔管、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翅片上设有纳米多孔薄膜,室内蒸发器侧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连接室外的水箱,水箱的低温冷凝水出口连接开孔管,开孔管连通冷凝器的翅片上的纳米多孔薄膜;使室内蒸发器侧冷凝得到的冷凝水经由冷凝水管送至室外的水箱中,水箱中的低温冷凝水通过开孔管中的小孔流到纳米多孔薄膜中,依靠重力作用及纳米薄膜的毛细管压力,使得冷凝水均匀充注在纳米多孔薄膜中,形成一条水膜,不断发生蒸发冷却吸热过程,使冷凝器表面温度降低,同时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纳米多孔薄膜均匀连续、平展的粘附在冷凝器的翅片上。
进一步,所述纳米多孔薄膜交错粘附在冷凝器的翅片上;所述纳米多孔薄膜的厚度为微米级,可减少翅片与纳米级多孔薄膜的之间的导热热阻。
进一步,所述水箱置于室外侧,并连接水箱补水管。
进一步,所述水箱与开孔管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开度,来调节进入纳米多孔薄膜中的冷凝水量。
进一步,所述开孔管放置于冷凝器内部的上侧位置,开孔管上均匀开孔,且开孔位置位于纳米多孔薄膜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的翅片间距6-8mm,可使纳米级多孔水膜与空气的充分换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充分利用“废水”冷凝水,以现在市场上普通的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为例,当室内循环空气量为450m3/h,夏季室内设计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55%;夏季室外温度为35.6℃,相对湿度为75%;风机盘管露点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95%时,经过计算24小时:可得到49.4kg的冷凝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三通管结构的翅片蒸发器
- 下一篇:制冷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