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7251.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炳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1/28;A01G31/00;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硒 制备 饮用水 水中 饮用水过滤器 无机硒溶液 椰壳活性炭 饮用水安全 法规要求 富硒豆芽 富硒麦芽 水浸泡 无机硒 有机硒 柚子皮 烘焙 滤料 过量 培植 补充 流动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无机硒溶液培植富硒麦芽或富硒豆芽,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再通过烘焙粉碎与柚子皮、椰壳活性炭共同混合作为饮用水过滤器的滤料,最后放置于水中通过水浸泡和流动得到富硒饮用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得的富硒饮用水安全、保健,水中硒含量为13.1~29.8ug/L,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规定,既能补充硒又不会存在硒过量中毒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具有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人类的大骨节病、克山病以及牲畜的白肌病均被医学研究证明为缺硒引起,因此提高人体硒摄入水平十分重要,但硒过量也会引起硒中毒反应,只有在适当的摄入量下,硒才对人体健康有益,研究表明,通过日常饮食提升硒摄入水平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补硒方式。
目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含硒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浸泡以提高饮用水中硒含量,授权公告号为CN10164265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富硒纳米银活性炭滤芯及其制备方法,该滤芯包含一层富硒颗粒层,该富硒颗粒层由缓释材料壳聚糖粉末、亚硒酸盐、亚硒酸钙组成,本质是利用无机硒来补硒,但是利用无机硒补硒存在以下缺点:一、无机硒(如亚硒酸钠)毒性大,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生产加工中过多地接触对人体也有害;二、无机硒吸收前必须先与肠道中的有机配体结合,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而肠道中存在着多种元素与硒竞争有限配体,从而大大影响无机硒的吸收;三、硒以无机的形式添加,其稳定性差,特别是与多种维生素一起用时,容易与维生素发生反应,生物利用率低,也降低维生素的生物效价。而有机硒一般以硒蛋氨酸形式存在,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的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血硒状况,但是如何利用有机硒进行富硒饮用水的制备的研究目前鲜少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利用有机硒进行补硒,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得的富硒饮用水安全保健,水中硒含量为13.1~29.8ug/L,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规定,既能补充硒又不会存在硒过量中毒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饮用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培植富硒麦芽或富硒豆芽:选择颗粒饱满,无虫蛀、霉烂及破损的大麦种子或大豆种子,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清水冲洗干净,再经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培养液浸泡8~12小时后进行发芽,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发芽温度为20~25℃,发芽时间为4~6天;
S2、制备富硒粉末:将步骤S1得到的富硒麦芽或富硒豆芽洗净后,于180~200℃进行高温烘焙并粉碎,获得富硒麦芽粉末或富硒豆芽粉末;
S3、制备富硒过滤器:将步骤S2获得的富硒麦芽粉末或者富硒豆芽粉末、经180~200℃下高温烘焙过的柚子皮粉末、椰壳活性炭混合均匀,高温烧结,形成过滤颗粒,将过滤颗粒填充到过滤器的滤料层中,制得富硒过滤器;
S4、将S3步骤得到的富硒过滤器置于饮用水中,利用水浸泡和流动,制得富硒饮用水。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亚硒酸盐或硒酸盐浸种过程中,每4~6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更换下来的培养液进行灭菌处理后继续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富硒麦芽粉末或富硒豆芽粉末、柚子皮粉末、椰壳活性炭三者混合的重量份数比为15~25∶15~25:50~70。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培养液的浓度为100~200mg/L。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田信邦(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