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腔镜下双极操作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7233.2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9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杰;金婉婉;朱荣涛;孙玉岭;梁若鹏;齐光照;李健;张弛弦;潘洁;裴红敏;王迪;柏凯;马秀现;李德旭;冯留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体 冲水 电凝 双极 操作器械 手术切割 固定座 腔镜 术区 通孔 吸引 手术操作步骤 水平方向设置 指环 换向调节阀 中心线重合 腹腔镜 单极电刀 肝脏切除 管壁上沿 环形阵列 手柄调节 手术操作 手术视野 轴向方向 穿孔的 内管体 内芯杆 配合度 有效地 穿孔 镊头 切割 器械 伸出 清晰 重复 保证 | ||
腔镜下双极操作器械,包括双极镊头、内管体、内芯杆和外管体,外管体的中心线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外管体的管壁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绕外管体的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布置,外管体的后端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穿孔,穿孔的中心线与外管体的中心线重合;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切割、电凝、冲水、吸引等多种功能,新技术通过指环手柄调节单极电刀伸出长度,通过换向调节阀改变冲水和吸引,使术者进行手术切割、分离或电凝的同时,可进行术区冲水或吸引,不需要重复更换器械,尤其适用于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新技术使术者同时可进行多种操作,减少了手术操作步骤,易化了手术操作,在进行手术切割、分离或电凝的同时,可进行术区冲水或吸引,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降低了对助手熟练度和配合度的要求,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下双极操作器械,尤其适用于腹腔镜下肝脏切除。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电凝、吸引、冲水、牵拉等多种操作手段,现有操作方式是在患者腹部打3-5个孔,然后在孔内放置戳卡,然后在不同的戳卡内放置腔镜钳、腔镜电刀、腔镜下吸引器等不同的器械,分别实现牵拉、切割和电凝、吸引等不同的功能;现有方式操作较为繁琐,因为操作时不同的操作柄往往只具备某一项功能,为了尽量减少损伤,一般会尽量少在腹部打孔,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频繁的更换手术器械,需要反复从戳卡内拉出手术器械,然后再插入新的手术器械,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此外,现有操作过程一般都是打3-5个孔,打孔较多时增加对病人的损伤,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打孔较多则所需戳卡较多,浪费资源,提升成本;现有技术操作麻烦,需要反复更换操作器械,延长手术时间;现有技术腹腔器械往往只具有一种功能,功能单一,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少打孔造成的损伤、易化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节省戳卡使用的腔镜下双极操作器械,本发明具有切割、电凝、冲水、吸引等多种功能,使术者进行手术切割、分离或电凝的同时,可进行术区冲水或吸引,不需要重复更换器械,尤其适用于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易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对助手熟练度和配合度的要求,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腔镜下双极操作器械,包括双极镊头、内管体、内芯杆和外管体,外管体的中心线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外管体的管壁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通孔绕外管体的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布置,外管体的后端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穿孔,穿孔的中心线与外管体的中心线重合,内管体同轴线穿设在外管体内,内芯杆同轴线穿设在内管体内,内管体的后端部向后穿出固定座的穿孔,内芯杆的后端部向后穿出内管体,固定座上设有插孔,内管体上设有销孔,固定座的插孔内插设有与销孔相适配的连接销,内管体的后端部顶面设有凸块,内芯杆的后端部上设有L型的连接扣件,连接扣件铰接在内芯杆上,连接扣件上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定位孔,固定座的后侧顶部设有用于连接扣件翻转通过的缺口;
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指环柄,固定座的后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第二指环柄,第一指环柄和第二指环柄组成指环手柄,第二指环柄的上部开设有弧形孔,弧形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销轴,内芯杆的后端与第二销轴连接;
双极镊头包括第一镊头部和第二镊头部,第一镊头部设置在内管体的前端并向前延伸设置,第二镊头部通过第三销轴铰接在内管体的前端,第二镊头部呈L型结构,第二镊头部由前侧部、拐角部和后侧部组成,前侧部向前延伸设置,前侧部与第一镊头部组合形成夹取区域,第三销轴穿设在拐角部,后侧部向后延伸设置,后侧部与内芯杆前端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后侧部和内芯杆铰接,内管体的前端底面上设有长孔,所述的第二镊头部的拐角部穿过所述的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尿道膀胱肿瘤圈套切除器
- 下一篇:腔镜下单极操作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