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勒辊缺陷的解决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64209.3 | 申请日: | 2018-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公茂海;刘精华;刘义学;段磊;刘正;王鹏飞;楚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调节器设计 规格变换 规格控制 模型设定 热轧原料 时间确定 速度变换 影响动态 影响因素 轧机出口 轧制规程 张力波动 辊印 细化 轧机 优化 跳跃 源头 改进 | ||
本发明能够提高轧制稳定性,严格控制规格变换,细化热轧原料卷过渡规则,规定轧机出口厚度跳跃准则,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勒辊印的产生。优化轧机张力波动,动态变规格轧制模型设定合适的张力值,确保变规格过程中功能正常投入,并对动态变规格轧制规程中动态变规格时间确定公式、平稳过渡调节器设计、速度变换公式以及影响动态变规格控制精度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保持动态变规格期间轧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勒辊缺陷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当轧机生产宽度及厚度过渡时,容易产生勒辊,导致带钢表面留下勒印,勒辊印缺陷比较隐蔽,只有从特殊角度才能发现,如果质检员经验及技术水平不足,会产生大批量辊印缺陷,目前还没有能彻底解决此缺陷的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控制方案,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安排,优化轧制方案,优化张力控制解决轧机的勒辊缺陷,并且最终预防批量勒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勒辊缺陷的解决方法,优化生产计划安排,严格控制规格变化,在轧机机架出口张力检测辊的基础上增加报警界面,当张力出现变化时,进行提醒,优化轧机张力波动,动态变规格轧制模型设定合适的张力值,确保变规格过程中FGC功能正常投入,并对动态变规格FGC轧制规程中FGC时间确定公式、平稳过渡调节器设计、速度变换公式以及影响FGC控制精度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保持动态变规格期间轧制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优化生产计划安排包括进行热轧原料卷厚度过渡、维持轧机出口厚度跳跃基准和遵循宽度跳跃原则。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界面监测张力超过10%时,提醒张力变化大需要进行抽辊检查,当张力超过20%时,警报提醒必须换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提出了一种勒辊缺陷的解决方法,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安排,为提高轧制稳定性,严格控制规格变换,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勒辊印的产生,在轧机机架出口张力检测辊的基础上增加报警界面,当张力变化超过10%,黄色警报提醒张力变化大需要抽辊检查,超过20%,红色警报提醒必须换辊,可以将勒辊缺陷的损失降到最低,优化轧机张力波动,动态变规格轧制模型设定合适的张力值,造成变规格期间轧制力、辊缝、张力波动较大,这是造成勒辊的间接原因,确保变规格过程中FGC功能正常投入,并对动态变规格FGC轧制规程中FGC时间确定公式、平稳过渡调节器设计、速度变换公式以及影响FGC控制精度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保持动态变规格期间轧制稳定性,并且最终预防批量勒辊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热轧原料卷厚度过渡原则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轧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