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207.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公茂海;刘精华;段磊;刘正;王硕;楚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液 浓度自动配比 光洁度 润滑和冷却 高速生产 冷轧带钢 人工取样 影响因素 在线检测 自动补油 延时性 补水 配比 轧件 保证 优化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方法,该方法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人工配比乳化液的延时性,人工取样测定乳化液浓度影响因素较多,可以在线检测浓度后,直接根据当前浓度与设定浓度的差异自动补油补水调整乳化液浓度,最终保证冷轧带钢高速生产中的润滑和冷却,保证轧件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乳化液浓度配比方式都是操作人员根据实验室化验的浓度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配比,生产中乳化液浓度检测频率基本为1-2次/班,浓度调整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人工补油补水。现在的乳化液配比模式是把原油和脱盐水一起加入乳化液箱内,通过箱内搅拌器使油水混合,开启乳化液大循环一段时间后,取样测量浓度,乳化液浓度调整较慢。本发明的乳化液自动配比为了可以快速调整乳化液浓度,根据当前生产的轧件来计算当前轧件的最佳乳化液浓度,自动调整乳化液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方法,包括:
(1)根据轧件要求浓度及当前浓度,通过计算得知所需加油加水量,通过浓度自动配比程序自动控制已连接的流量控制阀,将所需原油及脱盐水通过管路加入配液箱;
(2)配液箱内装有电磁搅拌器,原油和脱盐水进入配液箱后开始混合,在配液箱内的乳化液浓度已经达到轧制生产需要的乳化液浓度;
(3)从配液箱出来的乳化液经过管道进入乳化液箱,此管道装有一个与配液箱反向的电磁搅拌器,可以将乳化液再次搅拌相溶,同时防止油水分离;
(4)进入到乳化液箱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乳化液箱内也有搅拌器,防止油水分离;根据轧制过程中的消耗及撇油器的撇油量,自动进行补油补水,瞒足生产消耗的同时保证轧件表面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光洁度。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可以定期取样测定乳化液浓度,根据当时乳化液浓度来校正程序自动控制配比的乳化液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在实际生产时各厂的不同工况、不同设备的消耗、精度,可以定期取样修正程序设定,优化自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的方法的发明是为了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把乳化液润滑、冷却功能实现最优化,减少轧制油损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良好的润滑性和冷却性,是实现轧机高速轧制的关键,是带钢冷轧生产的关键技术。冷轧生产线几乎全都使用水基型乳化液烯烃,乳化液是一种液相以细小液滴形式分布在另一种液相中,形成两种液相组成的足够稳定的系统,形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相,其余部分称为分散介质或连续相。乳化液一般由基础油添加各种添加剂加水混合搅拌而成,基础油的含量一般在2%-4%。由于油水的互不相溶性,所以即使加入乳化剂。形成的乳化液也是也是半稳定系统。在轧制过程中,配置好的乳化液喷洒至辊系和辊缝之间,油滴从水中分离出来附着在轧辊和带钢上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作用,而水能带走辊系摩擦热及带钢塑性变形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乳化液还能冲走轧辊及轧件表面上的金属粉尘,加上其良好的润滑作用,是轧件表面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在轧制过程中,合适的乳化液浓度对轧件的表面质量、表面光洁度、板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配液箱,2、电磁搅拌器,3、乳化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