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舵面卡阻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4202.1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东;朱江辉;雷鸣;寇宝智;王绍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传 运输 飞机 飞行 试验 舵面卡阻 实现 方法 | ||
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舵面卡阻实现方法属于航空应用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负反馈主动控制的理论方法,实现对舵面初始控制指令信号负反馈,从而抵消该指令信号,实现飞行试验过程中的舵面卡阻。本方法的提出,为开展电传运输类飞机舵面卡阻试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解决了舵面卡阻技术短缺的问题。本方法无需对电传飞控系统自身做任何更改,只利用飞控系统自身信号,进行负反馈控制,实现飞行试验过程中的舵面卡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舵面卡阻实现方法属于航空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舵面卡阻飞行试验是运输类飞机为验证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CCAR25-R4)第25.671条总则(c)条规定而开展的飞行试验条款验证试验。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只开展过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的舵面卡阻飞行试验。正常情况下,飞机的操纵舵面是完全由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来控制的。而在开展舵面卡阻飞行试验过程中,如何让飞机的操纵舵面卡阻在固定的偏度,这是开展该类飞行试验的难点。
ARJ21-700飞机通过驾驶盘和作动器控制器之间的线路加入卡阻信号使飞机舵面卡阻,即可认为该卡阻信号代替了驾驶员通过驾驶盘的输入的控制信号,一旦加入卡阻信号,驾驶员将无法通过驾驶盘控制被卡阻舵面。但这存在一个问题。由电传运输类飞机操纵原理可知,最终由作动器控制器发送给飞行舵面的控制指令包含两部分指令,一部分指令为驾驶员通过驾驶杆输入的指令,另一部分为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大气数据系统计算得来的指令信号。上述卡阻信号只替代了驾驶员的指令信号。而ARJ21-700飞机的飞控系统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电传飞控系统,其由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大气数据系统计算得来的指令信号权限有限,故通过驾驶盘和作动器控制器之间的线路加入卡阻信号的方法满足该飞机的舵面卡阻飞行试验要求。
而对于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电传运输机类飞机,ARJ21-700飞机的舵面卡阻方法显然已经无法在飞行试验过程中使舵面卡阻。因为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大气数据系统计算得来的指令信号会继续驱动舵面发生偏转,不满足试验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舵面卡阻实现方法,为开展电传运输类飞机舵面卡阻飞行试验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同时使驾驶员通过驾驶杆输入的指令和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大气数据系统计算得来的指令信号失效,使试飞卡阻在试验着要求的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舵面卡阻实现方法,解决电传运输类飞机在开展舵面卡阻飞行试验过程中,使飞机舵面按试验者的要求卡阻在固定的偏度,不受驾驶员驾驶杆输入指令和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大气数据系统计算得来的指令信号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传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舵面卡阻实现方法,所述方法采取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所述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具有模拟量信号的接收功能、对模拟量信号的计算功能、对模拟量信号的发送功能,及数据的存储功能;
步骤2:使用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接受飞机舵面初始控制指令信号A;
步骤3:使用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对飞机舵面初始控制指令信号A进行计算处理,将飞机舵面初始控制指令信号A信号乘以-1,得到-A信号;
步骤4:使用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给-A信号加上存储于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内的需要的飞机舵面偏度信号B,就得到了飞机舵面卡阻信号C,即C=-A+B;
步骤5:利用高速信号接收处理发送模块将C信号通过飞机作动器控制器注入口发送到飞机作动器控制器的加法器中,在飞机作动器控制器的加法器中实现卡阻信号C、飞机舵面初始控制指令信号A的加法运算,得到了飞机舵面最终控制指令信号D,即D=A+C=A+(-A+B)=B;而飞机舵面偏度信号B信号正是需要的卡阻信号;从而实现飞机舵面卡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