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卸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61444.5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4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季延风;宫文新;李亮;李林杰;宋岩;崔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卸 小车 | ||
1.一种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用于装卸集装笼(1),所述装卸小车包括:
车体(10);
第一车轮(20),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连接;
第二车轮(30),与所述车体(10)的侧面连接;
其中,所述装卸小车具有设计重心G,所述第一车轮(20)和所述第二车轮(30)的外周面均与以所述设计重心G为中心的同心圆内切,所述装卸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以所述第一车轮(20)为支点进行翻转,所述第二车轮(30)着地,以降低所述车体(1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重心G根据所述装卸小车、所述集装笼(1)和所述集装笼(1)内货物的重量进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轮(30)的转动中心和所述设计重心G连线的反向延长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小车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车轮(40),所述第三车轮(40)与所述车体(10)的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三车轮(40)的外周面与所述同心圆内切并位于所述第一车轮(20)和所述第二车轮(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小车还包括支撑架(50),所述支撑架(50)与所述车体(10)的侧面连接,且所述支撑架(50)的远离所述车体(10)的表面为与所述同心圆重合的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小车还包括:
第四车轮(60),所述第四车轮(6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10)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车轮(20)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车轮(60)沿远离所述车体(10)的方向具有第一停留位置和第二停留位置;
当所述第四车轮(60)位于所述第一停留位置时,所述第四车轮(60)的远离所述车体(10)的表面和所述车体(10)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车轮(20)的远离所述车体(10)的表面和所述车体(10)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第四车轮(60)位于所述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四车轮(60)的远离所述车体(10)的表面与所述车体(1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车轮(20)的远离所述车体(10)的表面与所述车体(10)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卸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小车包括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滑轨结构(73)、第三连杆(74)、第四连杆(75)和滑块(76),所述第一连杆(71)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1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7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1)和所述第二连杆(7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第四车轮(60),所述滑轨结构(73)设置在所述车体(10)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杆(74)穿过所述滑轨结构(73),所述第三连杆(7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72)的第二端铰接;
其中,所述第四连杆(7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7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滑块(7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10)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四连杆(75)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75)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或
所述滑块(76)与所述第三连杆(74)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75)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7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75)的中部与所述车体(10)的侧面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四连杆(75)的第二端形成按压操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14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苗木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将气瓶移入气瓶柜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