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0370.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琦;胡焕;黄星迪;朱海娣;丁继民;竹相;邓以亮;黄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围护 施工 定位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土连续墙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或构筑物的地下室基坑,常需要进行施工基坑帷幕(即止水帷幕),以封闭来自基坑外侧的地下水,同时也兼具支挡坑外的主动土压力。目前的基坑帷幕通常采用TRD工法和SMW工法施工,先施工地下水泥土墙,然后在水泥土墙内按照型钢的设计间距要求依次插入型钢(通常H型钢),形成基坑围护墙。
TRD和SMW工法施工时,型钢能否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以及型钢能否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对最终的围护墙成墙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如何在施工中保证型钢能准确的沿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型钢上端是埋入水泥土墙中的情况,此时因水泥土墙覆盖在型钢上端头,无法凭肉眼判断型钢的具体位置时,对型钢的插入是一个重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及型钢施工方法,其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从而提高围护墙成墙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包括:支撑定位框架,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卡槽横梁,且两根卡槽横梁位于同一高度,卡槽横梁上设有若干沿卡槽横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开口朝上的定位卡槽;至少两个移动定位框,移动定位框包括定位顶框、位于定位顶框下方的定位底框及连接定位顶框与定位底框的竖向连杆,所述定位顶框中部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上定位孔,定位底框上设有用于定位型钢的型钢下定位孔,且型钢下定位孔位于型钢上定位孔的正下方,所述移动定位框通过定位顶框挂置在两根卡槽横梁上,且定位顶框定位在卡槽横梁的定位卡槽内。
本方法的型钢围护桩施工用定位器可以保证TRD工法或SMW工法在型钢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时,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轴线插入水泥土墙,使插入水泥土墙内的型钢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型钢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插入搅拌后的水泥土墙,从而提高围护墙成墙质量。
作为优选,卡槽横梁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栓组与支撑定位框架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组包括连接卡槽横梁与支撑定位框架的连接螺栓及用于调节卡槽横梁的高度的调节螺栓,所述卡槽横梁上设有与调节螺栓相对应的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与对应的调节螺孔相配合,且调节螺栓的下端抵在支撑定位框架的表面上。
作为优选,竖向连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竖向上连杆、竖向加长杆与竖向下连杆,所述竖向上连杆的上端与定位顶框相连接,竖向上连杆的下端设有上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下连杆的下端与定位底框相连接,竖向下连杆的上端设有下连接螺纹,所述竖向加长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端部连接螺纹,所述竖向上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上连接螺套相连接,所述竖向下连杆与竖向加长杆之间通过下连接螺套相连接。
作为优选,型钢上定位孔为矩形孔。
作为优选,型钢下定位孔为矩形孔。
作为优选,支撑定位框架上设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