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0022.6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斌;孟令博;芦树龙;曾凡君;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23/12;F25D2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温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控制器,所述柜体包括外壳、上内胆、下内胆和连接带组件,所述连接带组件包括前面板和固定在所述前面板上的安装桶,所述安装桶中形成储物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桶上还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器根据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制冷强度来调整电加热器的通电持续率,以使得储物腔体内部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安装桶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安装桶的顶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上内胆和所述下内胆的制冷强度来调整所述电加热器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控制器根据下内胆制冷强度来调整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控制器根据上内胆制冷强度来调整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器根据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制冷强度来调整电加热器的通电持续率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再次调整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1=aX+C1计算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所述调整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2=aX+C2计算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其中,Z1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Z2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X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C1为下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C2为上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a为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器根据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制冷强度来调整电加热器的通电持续率后,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再次调整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1=bY+C1计算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所述调整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2= bY +C2计算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其中,Z1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Z2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Y为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C1为下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C2为上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b为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器根据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制冷强度来调整电加热器的通电持续率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再次调整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1= aX +bY+C1计算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所述调整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具体为:根据公式Z2= aX + bY +C2计算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
其中,Z1为第一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Z2为第二加热丝的通电持续率,X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Y为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C1为下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C2为上内胆制冷强度值所对应的通电持续率,a和b为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0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