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石墨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60006.7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欢;刘芳芳;温天宇;王建华;郭洋;靳琳浩;许桂涛;李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02;C01B32/19;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石墨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高性能石墨烯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石墨和水进行第一混合,并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水相剥离处理;
(2)将步骤(1)获得的产物与引气剂、水泥、无机活性矿粉和骨料进行第二混合,得到原位分散的所述石墨烯混凝土;
其中,所述石墨中石墨片的最大径向尺寸为1μm~100μm;
基于所述石墨烯混凝土的总质量,所述混凝土含有2.34%~10%的石墨烯;
所述水相剥离处理的产物满足以下条件:所述水相剥离处理的产物中的石墨烯的浓度为10wt%~40wt%;所述石墨烯的厚度为0.5nm~20nm;所述石墨烯的最大径向尺寸为0.5μm~4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合中,将所述石墨和所述水按照质量比为(10:90)~(40:60)的比例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进行所述水相剥离处理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水相剥离处理的产物和水进行第三混合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引气剂、所述水泥、所述无机活性矿粉和所述骨料加入到所述步骤(1)获得的产物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包括鳞片石墨、球形石墨、氧化石墨、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石墨中固定碳含量为85wt%~99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剥离处理是利用超声破碎仪、高速剪切乳化机、高速均质搅拌机、行星球磨机、搅拌球磨机、微射流均质机、高压均质机和砂磨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剥离处理是通过以下的任意一种进行的:
利用所述砂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处理;
依次利用所述高压均质机和所述砂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处理;
依次利用所述超声破碎仪、所述高压均质机和所述砂磨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包括松香树脂类引气剂、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类引气剂、脂肪醇磺酸盐类引气剂、皂苷类引气剂、蛋白质盐和石油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无机活性矿粉包括粉煤灰、硅灰石粉、沸石粉和矿渣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骨料包括建筑用细骨料和建筑用粗骨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细骨料包括河砂、海砂、山谷砂和人工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粗骨料包括碎石、卵石、岩石和人造石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步骤中的水、所述引气剂、所述水泥、所述无机活性矿粉和所述骨料按照质量比为(18~65):(0.01~0.5):100:(10~50):(200~2000)的比例混合。
10.一种高性能石墨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00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