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59991.X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明;石国峰;郑绍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学明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51;H01M10/658;H01M10/659;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温度调节 隔热保温层 导热层 反射层 筒状 技术约束条件 内部空间容置 热传导原理 安放装置 保证安全 材料配比 电池外观 封闭壳体 复合相变 工作前提 工作性能 基材加工 壳体外壁 室外环境 温度保持 温度曲线 相变材料 绝缘盖 综合层 上端 温热 底面 基材 面具 制作 能耗 安全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方法为:以相变材料为基础,以锂电池最优工作温度曲线和热传导原理为技术约束条件,按照相应材料配比制作出包含反射层、隔热保温层、相变综合层及导热层,形成宽温热能管理的基材,根据电池外观尺寸和数量,将基材加工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锂电池安放装置;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为一筒状封闭壳体,内部空间容置锂电池;壳体外壁及底面由外至内包括反射层、隔热保温层、复合相变层以及导热层,筒状上端面具有绝缘盖。本发明能够使锂电池工作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内,在保证安全工作前提下提升了工作性能、安全工作,从而降低锂电池室外环境实施的难度并降低制了冷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管理及制作技术,具体为一种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蓄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大容量锂电池的出现,解决了铅酸蓄电池容量低,体积大的缺点,但锂电池工作的温度特性又决定了其稳定工作须增加额外的保温措施或实施工艺,增加了工作难度。尤其采用锂电池在室外环境作为供电主电源或储能单元时,温度低于零摄氏度,不能启动工作,或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温度高于六十摄氏度增加其爆炸的风险。室外地下深埋施工方式可解决低温问题,但是施工成本高,同时因地下水或地面水侵入增加腐蚀可能性,降低系统性能,电池寿命短且更换麻烦;采用通风、制冷等方式解决高温的方式又增加了额外能耗,若电池为主电源,则又因制冷额外增加电池容量不必要消耗,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锂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对其寿命的影响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室外环境应用实施难度、有利于节能环保的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制作方法,以相变材料为基础,以锂电池最优工作温度曲线和热传导原理为技术约束条件,按照相应材料配比制作出包含反射层、隔热保温层、相变综合层及导热层,形成宽温热能管理的基材,根据电池外观尺寸和数量,将基材加工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锂电池安放装置。
所述复合相变层采用熔点五十摄氏度的相变材料颗粒、导热硅脂和塑性泡沫粉料以发泡、熟化、模压方式形成不同厚度的板材,相变材料、导热硅脂及塑性泡沫材料比例为6:2:2。
所述隔热保温层,是在复合相变层的基础上以热熔喷敷或镀膜技术覆盖一层厚度不低于5微米的纳米气凝胶形成的纳米气凝隔热层。
所述反射层,是在隔热保温层上以粘结或覆膜技术贴敷厚度不低于1毫米的铝膜构成铝膜反光层。
本发明一种锂电池温度调节外壳,为一筒状封闭壳体,内部空间容置锂电池;壳体外壁及底面由外至内包括反射层、隔热保温层、复合相变层以及导热层,筒状上端面具有绝缘盖。
所述复合相变层采用熔点为45~50℃的相变材料颗粒。
所述反射层为贴敷于隔热保温层上的厚度不低于1毫米的反光铝膜。
导热层与锂电池接触,采用硅胶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按照规定比例和制作工艺形成的反射层、隔热保温层和复合相变层以及导热层作为基材,能够使锂电池工作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内,在保证安全工作前提下提升了工作性能、安全工作,从而降低锂电池室外环境实施的难度并降低制了冷能耗。
2.本发明方法可实现锂电池在合理的宽温环境下工作,降低了室外环境应用实施难度,有利于节能环保,可广泛应用于矿山、城市交通、航天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宽温热能管理基材材料结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学明,未经郑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的自锁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电池箱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