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片材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9979.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吴华;张亚杰;郭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电池 | ||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片材,包括:金属层;粘接层,设置于金属层的第一表面;缓冲层,设置于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其中,缓冲层设置有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包装袋,包装袋由上述的多层片材制备而成;其中,包装袋封装电芯。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震动损害的多层片材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层片材和电池。
背景技术
为解决电芯跌落震动的问题,从终端设备角度而言,主要采用将电池粘接在终端设备电池腔的方式,避免电芯发生晃动等相对运动;从电池角度而言,现在暂时无预防震动的方式。对于跌落主要通过对电池进行隔离膜束缚的方式在电芯头尾分别绕贴胶材从而实现对隔离膜的束缚。
采用将电池与终端设备电池腔粘接的方式,无法消除电芯在受到冲击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仍然存在因震动而产生电芯内部的隔离膜或者极片损伤的情况。而对电芯采用隔离膜束缚的方式,仅能解决电池随终端设备跌落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对隔膜的影响,仍可能存在隔膜收缩的风险。所以目前两个方法均无法很好的解决电芯在受到冲击震动和跌落时产生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震动损害的多层片材和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片材,包括:金属层;粘接层,设置于金属层的第一表面;缓冲层,设置于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其中,缓冲层设置有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孔中设置有气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气体包括惰性气体、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孔包括通孔、盲孔和埋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缓冲层的材料包括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尼龙、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缓冲层的厚度方向上,孔的孔径与缓冲层的厚度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8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缓冲层的厚度方向上,孔的孔径与缓冲层的厚度的比值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缓冲层的制造材料是镁合金、铝合金、硬质泡沫或海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孔的形状包括柱状、蜂窝状、球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缓冲层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缓冲层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3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0微米。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包装袋,包装袋由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多层片材制备而成;其中,包装袋封装电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粘接层比缓冲层更靠近电芯。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多层片材设置有金属层、粘接层和缓冲层,不仅可替代现有的片材,而且缓冲层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该片材的抗震动能力。尤其是缓冲层的孔的设置,会增强缓冲层对震动的波的吸收能力,有效降低震动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多层片材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多层片材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多层片材构造成的包装袋封装电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层片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表面多孔结构的非均匀电化学加工方法
- 下一篇: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