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9874.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黄奕龙;李佳琪;李柱;陈朗;林杰;吴景华;王国建;杜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张海平;向武桥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好氧池 多级好氧 化学除磷 厌氧池 除磷 污水 化学除磷剂 好氧处理 生物除磷 连通 节省空间 添加装置 厌氧处理 出水 总磷 申请 节约 维护 投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系统,该系统包括厌氧池(AP)、好氧池(O)和MBR池(M),该厌氧池与该好氧池连通,该好氧池与该MBR池连通,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化学除磷剂添加装置,用于使化学除磷剂被添加到该MBR池。该厌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该好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包括生物除磷处理;该MBR池用于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好氧处理并进行化学除磷处理。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系统对污水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的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工艺。本申请的系统和工艺可以达到总磷≤0.2mg/L的高标准出水,并且在MBR池中进行化学除磷,具有节省空间、节约投资、维护简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好氧强化除磷APO-M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数量与日俱增,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虽然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有所提高,但受制于污水处理脱氮除磷技术的限制,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氮磷指标一直是影响受纳水体的营养化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环境治理政策,严格控制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已经成为当今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的主要问题。
现行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态处理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法等,基本可实现污水处理的一级出水标准。为了进一步控制氮磷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A2/O、多级A/O,或与膜技术组合,出水水质有明显的提升,但氮磷指标仍然难以稳定实现地表水IV类或更高标准的出水,无法缓解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研究表明,合适的氮磷比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前提,在同步脱氮除磷和短程脱氮技术无突破进展,尾水总氮难以削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强化除磷实现低磷排放,将磷作为限制因素减少水体水华的产生。
目前的除磷方法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其中化学除磷通过添加除磷药剂,可实现磷污染物的沉淀分离去除,但药剂耗量大且污泥产生量多,导致运行费用提高,因而生物除磷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更为经济适用。传统的生物除磷工艺APO原理为: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通过体内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进入好氧条件后,聚磷菌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氧化降解体内外的有机物,同时产生的能量为ADP所获得并结合H3PO4形成ATP,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存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从而实现磷的过量吸收。在传统ApO工艺的好氧阶段,往往存在着大量的自养型硝化菌进行硝化作用,使得同一污泥系统中必然存在两种细菌的不同泥龄竞争,导致聚磷菌和硝化菌的生长和活性受到抑制,污水处理效率较低。同时,APO工艺中聚磷菌的过量吸收有一定限度,处理出水中磷含量一般在1.0mg/L左右,除磷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中总磷排放必须小于0.5mg/L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