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科手术的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9123.1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煜;李天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7/3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5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科 手术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科手术的器械,包括手柄;设于该手柄上的清理件;设于该手柄上的剥离子,其可相对所述清理件前后动作;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剥离子进行前后移动;定位部件,用于在所述剥离子移动到位后,对该剥离子的位置进行限位。本发明中通过在手柄上同时设置了清理件和剥离子,使得剥离器同时具备了消毒清理和剥离的功能,且由于剥离子能够前后移动,能够在需要其工作时向前移动至伸出清理件的前部的位置,在进行消毒清理操作时,缩回至剥离子端部不超过清理件的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在消毒清理操作时,剥离子对鼻腔造成伤害;其次,该种结构下,剥离器能够收纳至体积较小的状态,更为节省空间和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内科手术的器械。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于自身的外貌越来越重视,医疗整形、美容在现今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鼻子整形手术,尤为盛行。在进行鼻子整形时,需要由鼻腔内对鼻骨进行切割,将骨膜剥离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整形操作。
传统的剥离器通常只有剥离功能,在切口和剥离骨膜之前,需要先采用棉签等对鼻腔进行消毒处理,操作较为不便,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剥离和消毒清理功能的用于内科手术的器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科手术的器械,包括
手柄;
设于该手柄上的清理件;
设于该手柄上的剥离子,其可相对所述清理件前后动作;
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剥离子进行前后移动;
定位部件,用于在所述剥离子移动到位后,对该剥离子的位置进行限位。
本发明中通过在手柄上同时设置了清理件和剥离子,使得剥离器同时具备了消毒清理和剥离的功能,且由于剥离子能够前后移动,能够在需要其工作时向前移动至伸出清理件的前部的位置,在进行消毒清理操作时,缩回至剥离子端部不超过清理件的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在消毒清理操作时,剥离子对鼻腔造成伤害;其次,该种结构下,剥离器能够收纳至体积较小的状态,更为节省空间和包装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剥离子相连的活动件、与该活动件相连的按钮件、与该活动件相配合的底座、用于连接该活动件和底座的弹性件及设于所述手柄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按钮件穿设于该第一滑槽内且部分伸出至手柄外表面,所述底座至少部分穿设于该第二滑槽内;通过第一、第二滑槽的设置,使得活动件、按钮件、底座均能够相对手柄进行顺畅的上下移动,保证剥离子的顺畅移动;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使得活动件和按钮件能够相对滑槽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采用前后移动的动作,实现对剥离子的位置定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剥离子底部设有T型的防脱部,所述活动件上设有与该防脱部相配合的活动槽;通过防脱部与活动槽的配合,使得活动件在前后移动时,剥离子不会跟随活动件一同移动,仅在活动件前后移动时跟随移动,从而手柄上与剥离子相配合的柱形通槽的直径仅设置为与剥离子配适即可,有效避免出现剥离子晃动的情况,结构稳定,手术效果好,避免因为剥离子晃动而为患处带来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按钮件上设有用于避免按钮在剥离器使用时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后移的误启动装置;从而有效避免剥离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为手指不小心按压至按钮件上而使得剥离子发生后移的情况,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状况,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9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