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散热型液晶显示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8388.X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欧木兰;朱了了;朱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胶框 液晶显示模组 导光板 反光镜 光学膜材 水平安装 安装槽 反光片 液晶显示面板 辅助机构 显示机构 散热块 散热型 导光 通孔 倾斜安装 散热效果 使用寿命 侧边处 外框套 外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散热型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机构和辅助机构;显示机构包括背板、反光片、导光板、光学膜材、胶框、液晶显示面板和外框;反光片水平安装在背板上,导光板水平安装在反光片上方,光学膜材水平安装在导光板上方,胶框套设在背板上,液晶显示面板安装在胶框上,并位于光学膜材上方,外框套设在胶框上,背板的侧边上对应导光板的位置设有导光通孔,胶框位于背板的侧边处设有安装槽;辅助机构包括反光镜、散热块和LED灯条;反光镜对应导光通孔的位置倾斜安装在安装槽内,散热块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位于反光镜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的散热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散热型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具有机身薄、省电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在掌上电脑、计算机屏幕和笔记本屏幕等设备上,现有技术中,将LED灯条置于背板内侧,通过热传导将LED灯条的热量散出,外框与胶框配合固定固定液晶显示面板,在LED灯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集中在背板内侧难以有效散去,持续高温不仅会影响灯条的正常工作,易造成导光板受热膨胀,严重影响液晶显示模组整体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易散热型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优异等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易散热型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机构和辅助机构;
显示机构包括背板、反光片、导光板、光学膜材、胶框、液晶显示面板和外框;反光片水平安装在背板上,导光板水平安装在反光片上方,光学膜材水平安装在导光板上方,胶框套设在背板上,液晶显示面板安装在胶框上,并位于光学膜材上方,外框套设在胶框上,背板的侧边上对应导光板的位置设有导光通孔,胶框位于背板的侧边处设有安装槽,导光通孔与安装槽连通;
辅助机构包括反光镜、散热块和LED灯条;反光镜对应导光通孔的位置倾斜安装在安装槽内,散热块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位于反光镜下方,LED灯条包括印刷电路板、LED灯和反光罩,印刷电路板安装在散热块上方,LED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反光罩套设在LED灯上。
优选地,反光镜与水平面夹角为45°。
优选地,散热块下部设有散热槽,散热块位于散热槽内安装有多个散热板。
优选地,散热板均倾斜设置。
优选地,散热块位于散热槽内安装有阻灰板,阻灰板位于散热板下方,阻灰板上设有多个阻灰孔。
优选地,阻灰孔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散热块内安装有绝热导气管,绝热导气管连通散热槽上部与散热块下部空间。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螺钉,背板、胶框和外框通过螺钉固定。
本发明中,在本发明中,由于LED灯条设置在背板的外侧,因此可以有效减少了背板内侧聚集的热量,因此本发明降低了对背板导热性能的要求,增加了背板材质选择的范围,有利于相关领域进一步的进步和发展;
由于LED灯条与导光板保持有交院的距离,因此本发明减少了导光板受热膨胀的可能性,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由LED灯条产生的光线由反光镜反射入导光板上,LED灯条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热量会传递到散热块上,散热块通过接触空气完成散热,并通过安装槽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LED灯条设置在背板的外侧,增加了背板材质选择的范围,有利于相关领域进一步的进步和发展;由于LED灯条与导光板保持有交院的距离,因此本发明减少了导光板受热膨胀的可能性,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对液晶显示模组整体体积影响并不大,却大幅度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整体散热效果的,且有利于LED灯条的更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8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