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7120.4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旷海兰;张华威;刘世元;郭少聪;林淑敏;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D06F58/2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环境 水环式真空泵 旋片式真空泵 真空密闭腔体 洗烘一体机 抽气管道 真空微波 超声波 单片机 气压 气压传感器 衣物 中枢控制 抽气阀 连通 真空密闭腔 机组 快速构建 低成本 低能耗 高效率 体内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其包括旋片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真空密闭腔体、中枢控制单元;旋片式真空泵通过第一抽气管道与真空密闭腔体连通;在第一抽气管道上设有抽气阀;水环式真空泵通过第二抽气管道与真空密闭腔体连通;中枢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监测真空密闭腔体内的气压值,并将该气压值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气压值控制旋片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抽气阀工作。本发明能为需要快速构建真空环境的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的真空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
背景技术
微波真空干衣机的诞生,和传统的干衣机相比,极大地增加了干衣效率,大大减少了干衣所耗的电能,然而,目前为止,快速达到微波真空干衣机所需要的真空环境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现有的微波真空干燥设备一般用于在工业上处理皮革、药品等含水量较少的物品,而且现有的应用在工业上的真空干燥设备具有功率过大、噪声太大的缺点,并不适合于家电应用场景。
现有的应用在工业及药业上的真空干燥设备构造真空环境一般有以下一些方案:
1、通过普通旋片式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直接将水汽抽出密闭容器外,达到构造真空的目的,若待烘干物体含水量大,大量的水进入旋片式真空泵,一方面会使水汽在旋片式真空泵内冷凝,另一方面过多的水汽会缩短旋片式真空泵的使用寿命;此方案成本较高;
2、通过水环式真空泵将水汽抽出密闭容器外;水环式真空泵可以用来抽除大量的可凝性蒸汽,但是该机组效率低,一般在30%左右,较好的可达50%,且其真空度低,这不仅是因为受到结构上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工作液饱和蒸气压的限制;用水作工作液,极限压强只能达到2000Pa-4000Pa;
3、在真空泵和干燥室间使用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出口的容器内,流速降低后,在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然而水汽分离效率低,设备体积庞大,设备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多,不利于产品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高效、节能的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其包括旋片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真空密闭腔体、中枢控制单元;
所述旋片式真空泵通过第一抽气管道与真空密闭腔体连通;在第一抽气管道上设有抽气阀;
所述水环式真空泵通过第二抽气管道与真空密闭腔体连通;
所述中枢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监测真空密闭腔体内的气压值,并将该气压值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气压值控制旋片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抽气阀工作。
按上述方案,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设在真空密闭腔体的底部,以确保安设简单,及检测的准确性。
按上述方案,所述单片机安设在真空密闭腔体的顶部,以便于安设,及保证单片机的正常运行,使整个结构平稳、可靠。
按上述方案,所述旋片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平行设置,以节约空间,减少整个机组占用体积。
按上述方案,所述抽气阀为电磁阀,以方便控制和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家用超声波真空微波衣物洗烘一体机用真空环境构造机组构造真空环境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7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