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高光泽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6834.3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方博;李国军;张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38;C09D7/20;C09D7/4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光泽 铝粉漆 双组份聚氨酯 制备 附着力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 金属质感 水性羟基 综合性能 固化剂 光泽度 底漆 漆膜 压痕 罩光 节约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高光泽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铝粉漆的硬度、冲击强度、附着力、耐候及耐码垛压痕及稳定性均处于较优的水平,同时兼具有优异的光泽度及金属质感,综合性能较好,并且,本发明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用量少,所需固化剂相对较少,可降低使用成本,但漆膜仍具有高光泽的特点。另外,本发明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具有高光泽的特点,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底漆加罩光的工艺减为一涂,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高光泽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各项环保政策的压力,涂料的水性化已是大势所趋,汽车零配件的涂装已有很多从传统溶剂型涂料转换成了水性涂料,普通单组份自干型水性涂料施工方便、表干速度快、价格低廉,现已有很多应用于汽车零配件市场取代溶剂型涂料的案例,但其存在涂层硬度不高,耐码垛压痕性差等缺陷。
CN106590379A公开了一种双组份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银粉漆,其公开了A组分由35~45%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0.3~1%消泡剂、20~30%去离子水、0.3~1%润湿分散剂、5~15%并二醇丁醚、6~8%水性银粉、5~1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乳液、5~15%水分散性纤维素酯溶液、0.3~1%基材润湿剂,B组分为异氰酸酯固化剂,并且还公开了其具有漆膜干燥速度快,光泽及鲜映性高,银粉定向性好,具有金属质感,喷涂不易流挂的有益效果,但其使用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为湛新树脂的VSM6229w或是纽佩斯的Setaqua6516,这两种树脂的羟基含量较高,固需要更多的固化剂,成本较高,且,其耐候性能也不佳,同时,纤维素酯也会对漆膜的硬度和光泽度造成影响;另外,CN107619628A则公开了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锤纹漆及其制备方法,并且还公开了其漆膜具有干燥快速,硬而不脆、丰满度好、硬度好、耐腐蚀化学性能佳、耐候性能优异的有益效果,然而其制作的是锤纹漆,同时铝粉排列和金属质感不佳,易发花,外观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水性高光泽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性高泽双组份聚氨酯铝粉漆,该铝粉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按质量份数计,A组分为:3~12份水性铝银浆、3~12份助溶剂、40~55份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15~35份去离子水、0.1~0.8份润湿剂、0.1~0.5份消泡剂、0.5~5份碱溶胀增稠剂、0.05~0.5份聚氨酯增稠剂、1~8份铝粉排列助剂、0.2~0.5份二乙醇胺;B组分为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A组分为:5~10份水性铝银浆、5~10份助溶剂、45~50份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20~35份去离子水、0.2~0.5份润湿剂、0.1~0.3份消泡剂、2~5份碱溶胀增稠剂、0.1~0.3份聚氨酯增稠剂、1~5份铝粉排列助剂、0.2~0.5份二乙醇胺,B组分为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
优选地,上述B组分的质量份数为A组分质量份数的5~12%。
更优选地,上述B组分的质量份数为A组分质量份数的8~10%。
更优选地,水性铝银浆与助溶剂的质量份数比为1:1。
优选地,上述水性铝银浆选自爱卡的Hydrolan501、801、9165、Hydromic ZP10818、ZP10816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上所述助溶剂选自二丙二醇甲醚。
优选地,上述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选自帝斯曼的XK110。
优选地,上述润湿剂选自毕克的BYK340、BYK349,赢创的DEGO4100、DEGO270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