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5921.7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侯天武;孙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L83/04;C08K7/06;C08K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郭春莉 |
地址: | 644004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 超高分子量 聚醚醚酮 氮化铝 抗静电 碳纤维 耐热 制备 高分子材料领域 复合材料配方 复合体系 工艺处理 力学性能 物理改性 电性能 热性能 重量份 | ||
1.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配方包含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聚醚醚酮(PEEK):70~90份;碳纤维(CF):4~15份;氮化铝(AIN):5~15份;超高分子量聚二甲基硅氧烷:0.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配方包含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聚醚醚酮(PEEK):85~90份;碳纤维(CF):5~7份;氮化铝(AIN):5~6份;超高分子量聚二甲基硅氧烷: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配方包含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聚醚醚酮(PEEK):70份;碳纤维(CF):15份;氮化铝(AIN):14份;超高分子量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聚醚醚酮(PEEK)的粒径为20μm(D50),堆积密度为0.27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纤维(CF)粒径为800目,堆积密度是0.3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氮化铝粒径为800~10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00000~80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将聚醚醚酮、碳纤维、氮化铝预处理后备用;
2、混料:
(1)按照上述配比首先将聚醚醚酮、氮化铝投入到高速混合机内,在1000r/min的速度下,持续混合15~20min,将混合好的物料取出待用;
(2)将碳纤维投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中,在中速混合机内,以200~300r/min的速度下混合30~35min,将混合好的物料取出待用;
(3)最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二甲基硅氧烷投入到步骤(2)的混合物中,在低速混合机内,50~60r/min的速度下混合5~10min,得混合料;
3、模压:
将上述步骤(3)混合物料放入380~420℃的模压机内,在4~5MPa的压力下,保压加热2h,冷却至室温,制得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原材料预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醚醚酮(PEEK)在120℃下持续干燥10~12h,待冷却至室温取出封闭待用;
碳纤维(CF)在400~450℃下持续干燥6~7h,冷却至室温取出封闭待用;
氮化铝(AIN)在350~400℃下持续干燥10~12h,冷却至室温取出封闭待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热抗静电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步骤(3)混合物料放入405℃的模压机内,在5MPa的压力下,保压加热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59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