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零点检测棒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54604.3 | 申请日: | 2018-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江畔压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检测芯片 连接板 转动杆 显示屏 零点检测 保护罩 控制盒 伸缩杆 转动轴 手柄 固定头 搅拌头 外接 辅助安装架 辅助搅拌棒 伸缩杆顶端 底部连接 工作效率 耐磨陶瓷 手柄安装 测试棒 升缩杆 旋转轴 主测试 嵌入 穿插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零点检测棒,其包括手柄、伸缩杆、显示屏、旋转轴、转动杆、搅拌头、连接板、保护罩、温度检测芯片、辅助安装架、控制盒和外接固定头,手柄安装在伸缩杆顶端,手柄下方设有显示屏,显示屏嵌入在伸缩杆上,升缩杆穿插过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转动轴和控制盒,转动轴位于连接板的内侧,转动轴与转动杆相连接,转动杆底部连接搅拌头,转动杆右侧设有外接固定头,温度检测芯片安装在伸缩杆的底部,温度检测芯片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底部涂有一层耐磨陶瓷,控制盒连接温度检测芯片和显示屏。本发明液体零点检测棒通过一根主测试棒和一根辅助搅拌棒进行工作,能够对液体进行快速有效的零点测试,提高了测试棒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零点检测棒。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厂生产中,往往需要用到很多液体材料,在冬天很多储存在仓库常温下的液体材料,随着气温的降低往往会自行进行固化,在遇到这些液体难以区分是否达到零点的情况下,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对这些液体材料进行有效的零点测试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零点检测棒。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液体零点检测棒,其包括手柄、伸缩杆、显示屏、旋转轴、转动杆、搅拌头、连接板、保护罩、温度检测芯片、辅助安装架、控制盒和外接固定头,所述手柄安装在伸缩杆顶端,手柄下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入在伸缩杆上,升缩杆穿插过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转动轴和控制盒,转动轴位于连接板的内侧,转动轴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转动杆底部连接搅拌头,转动杆右侧设有外接固定头,外接固定上设有辅助安装架,所述温度检测芯片安装在伸缩杆的底部,温度检测芯片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底部涂有一层耐磨陶瓷,所述控制盒连接温度检测芯片和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手柄由橡胶制成,手柄上开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搅拌头与转动杆可拆卸更换。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由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液体零点检测棒通过一根主测试棒和一根辅助搅拌棒进行工作,能够对液体进行快速有效的零点测试,提高了测试棒的工作效率。本液体零点检测棒安装有辅助安装架,针对一些特殊的液体能够加装特制的测试用具从而有效的进行测试工作,增加其实用性且适用于多种特殊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手柄1、伸缩杆2、显示屏3、旋转轴4、转动杆5、搅拌头6、连接板7、保护罩8、温度检测芯片9、辅助安装架10、控制盒11、外接固定头12、防滑纹路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零点检测棒,其包括手柄1、伸缩杆2、显示屏3、旋转轴4、转动杆5、搅拌头6、连接板7、保护罩8、温度检测芯片9、辅助安装架10、控制盒11和外接固定头12,手柄1安装在伸缩杆2顶端,手柄1下方设有显示屏3,显示屏3嵌入在伸缩杆2上,升缩杆2穿插过连接板7,连接板7上安装有转动轴4和控制盒11,转动轴4位于连接板7的内侧,转动轴4与转动杆5相连接,转动杆5底部连接搅拌头6,转动杆5右侧设有外接固定头12,外接固定12上设有辅助安装架10,温度检测芯片9安装在伸缩杆2的底部,温度检测芯片9外侧设有保护罩8,保护罩8底部涂有一层耐磨陶瓷,控制盒11连接温度检测芯片9和显示屏3。
在本实例中,手柄1由橡胶制成,手柄1上开有防滑纹路13。
在本实例中,搅拌头6与转动杆可拆卸更换。
在本实例中,保护罩8由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江畔压延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江畔压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