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54272.9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晶晶;仝雪城;金凤琪;张天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瑞特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J23/745;B01D53/86;B01D53/02;C02F1/28;B01D53/50;B01D53/4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永芬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九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活性炭脱硫剂 活性炭 复合改性 料液比 制备 洗涤 焙烧 硫酸亚铁溶液 活性炭加入 氯化锌溶液 蒸馏水洗涤 硫酸亚铁 脱硫效果 真空状态 研磨 核桃壳 马弗炉 浓硫酸 重量比 洗净 置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核桃壳经洗净、烘干、粉碎后与氯化锌溶液按照料液比为1:(4~5)g/ml进行混合搅拌;B置入马弗炉中250~280℃保持1~1.5h,然后500~550℃保持0.5~1h;C蒸馏水洗涤、烘干、研磨至0.05~0.07mm;2)将活性炭和浓硫酸按照料液比为1:(15~20)g/ml混合,在180~230℃保持1~2.5h,然后依次进行洗涤、烘干、焙烧处理;3)将步骤2)的活性炭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活性炭与硫酸亚铁的重量比为1:(0.3~0.5),在真空状态下混合6~8h,洗涤,干燥。本发明脱硫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脱硫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能源,能源的使用特别是煤和石油的使用都造成硫的排放。硫在环境中大量以硫氧化物存在,还有部分以硫化氢和有机硫(如硫醇、硫醚、二甲硫等)存在,并发生刺激性较强的恶臭污染。硫在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盐,它们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含硫矿石冶炼和硫酸、磷肥生产等。废水中主要的硫污染物是硫酸盐和硫化氢,某些酸性矿水中含有大量硫酸盐。生活污水中的硫酸盐大量来自人类排泄物。土壤中的硫酸盐几乎不降解,通过淋洗作用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中。大气中的硫酸盐主要以固态颗粒物的形态存在,随降水降落或重力沉降到土壤或水体中而引起酸化。
全球的硫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而今活性炭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硫污染问题。但是单一的活性炭脱硫速度较慢、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活性炭脱硫的性能,人们纷纷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改性的活性炭可克服普通活性炭的某些缺点和限制,在活性炭中添加适当改性剂或活化剂后或者采用某种改性技术处理活性炭后,可显著增强其吸附和催化效果,脱硫效率提高。而传统方法仅对活性炭进行单一改性,其脱硫效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效率高的复合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活性炭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核桃壳经洗净、烘干、粉碎后与氯化锌溶液按照料液比为1:(4~5)g/ml进行混合搅拌;
B、置入马弗炉中250~280℃保持1~1.5h,然后500~550℃保持0.5~1h;
C、蒸馏水洗涤、烘干、研磨至0.05~0.07mm;
2)活性炭氧化:将活性炭和浓硫酸按照料液比为1:(15~20)g/ml混合,在180~230℃保持1~2.5h,然后依次进行洗涤、烘干、焙烧处理;
3)活性炭改性:将步骤2)的活性炭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活性炭与硫酸亚铁的重量比为1:(0.3~0.5),在真空状态下混合6~8h,洗涤,干燥。
优选地: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30~35%。
优选地:步骤2)的焙烧温度为350~380℃,焙烧2~3h。
优选地:步骤3)的干燥温度为140~150℃。
优选地: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04~0.06mol/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活性炭采用核桃壳制备,核桃壳是一种固定碳和挥发分含量较高而灰分较少的含碳物质,使用核桃壳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林废弃物,降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为活性炭的制备找到了新的生产原料,节省木材和煤资源,缓解能源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瑞特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瑞特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4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