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烷脱氢装置废热再利用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51014.5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百仁;白宇辰;邵福喜;邵璐;彭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C07C5/327;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耿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烷 脱氢 装置 再利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丙烷脱氢装置废热再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系统入口、反应器流出物冷却器、反应器流出物压缩机、分离装置和循环换热装置;
所述系统入口用于与丙烷脱氢装置的反应器流出物出口连通;所述反应器流出物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段吸入罐、压缩机一段、段间冷却器、二段吸入罐和压缩机二段,所述一段吸入罐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流出物冷却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二段的出口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换热器和第二循环换热器;
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系统入口和所述反应器流出物冷却器之间,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一段出口与所述段间冷却器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再沸器加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再沸器的加热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和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换热装置还包括循环介质储罐,所述再沸器的加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循环介质储罐的入口连通,所述循环介质储罐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和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循环换热装置还包括循环介质循环泵,所述循环介质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循环介质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介质循环泵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和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再沸器包括脱乙烷塔再沸器和/或脱丙烷塔再沸器。
5.一种丙烷脱氢装置废热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丙烷脱氢装置的反应器流出物送入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换热装置的循环介质为循环水,所述循环水的压力为0.5~0.6MPa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烷脱氢装置的反应器流出物的温度为130~14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温度为60~80℃,循环介质出口温度为90~110℃;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循环介质入口温度为60~80℃,循环介质出口温度为90~1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换热器与所述反应器流出物冷却器的总压降不超过13kPa;所述第二循环换热器与所述段间冷却器的总压降不超过20kPa。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段吸入罐的入口温度为40~43℃,所述二段吸入罐的入口温度为40~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10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