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罗兰圆及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50938.3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9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文;倪树标;黎国标;曾成柱;刘日威;尹剑;谭澄宇;罗国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仪德精密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5B19/042;H05B3/02;H05B3/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92 | 代理人: | 黄秋云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罗兰 控制系统 | ||
一种恒温罗兰圆,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电荷耦合器、入射狭缝、光栅、发热片A、发热片B、发热片C及发热片D,此装置中的底座包括横板、小半圆板、连接板及大半圆板,横板上设有发热片D,小半圆板上设有发热片C,大半圆板上设有发热片A和发热片B,通过发热片A、发热片B、发热片C及发热片D使得底座的整体温度保持恒定;2、此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加热片A、加热片B、加热片C及加热片D的温度,反馈电路可以监测加热片A、加热片B、加热片C及加热片D的温度,从而避免底座整体的温差过大而发生形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罗兰圆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金属的定量分析一般采用火花直读光谱仪,其原理是利用两个电极之间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激发油液样品中的金属元素从而产生发射光谱,经过光栅分光后,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不同的电荷耦合器(CCD)上,通过对各谱线光强信号检测和数字运算得出金属元素的含量,而其中的分光系统采用罗兰圆分光系统,物理学家罗兰(HenryA.Rowland)发现若将缝光源和凹面光栅放置在直径等于凹面光栅曲率半径的圆周上,且该圆与光栅中点G相切,则由凹面光栅形成的光谱呈在这个圆周上。
在使用过程中,凹面光栅安装在罗兰圆底座上,罗兰圆底座的圆周上安装有多块电荷耦合器,罗兰圆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加热片,从而完成对分光系统的配置,为了达到比较优秀的分辨率,都采用半圆直径为750-1000mm规格的罗兰圆底座,且为一体成型的铸铁,而这种罗兰圆的体积大,当温度变化较大时,罗兰圆底座中心位置的加热片中心温度比四周温度高,由于铸铁本身的会因为温差而发生形变,导致电荷耦合器与光栅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恒温罗兰圆及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恒温罗兰圆,包括底座、电荷耦合器、入射狭缝、光栅、发热片A、发热片B、发热片C及发热片D,所述的电荷耦合器、入射狭缝及光栅分别与底座连接且电荷耦合器、入射狭缝及光栅位于底座的一侧,底座的另一侧分别与发热片A、发热片B、发热片C及发热片D连接,所述的底座包括横板、小半圆板、连接板及大半圆板,所述的大半圆板的内周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小半圆板的外周连接,小半圆板与横板连接,横板还与大半圆板连接,所述的电荷耦合器与大半圆板连接,电荷耦合器侧方设有入射狭缝且入射狭缝固定于大半圆板上,所述的光栅与横板连接,所述的发热片A和发热片B分别固定于大半圆板上且发热片A和发热片B关于大半圆板轴对称,所述的发热片C固定于小半圆板上,所述的发热片D固定于横板上。
所述的发热片A上设有温度传感器A,发热片B上设有温度传感器B,发热片C上设有温度传感器C,发热片D上设有温度传感器D。
所述的大半圆板外周的直径为750mm,大半圆板内周的直径为480-520mm,所述的小半圆板外周的直径为215-255mm,小半圆板内周的直径为100-140mm,所述的横板长度670-750mm,宽度为80-100mm。
所述的发热片A外周的直径和发热片B外周的直径分别为710-750mm,发热片A内周的直径和发热片B内周的直径分别为480-520mm,发热片A和发热片B之间的距离为70-90mm,所述的发热片C外周的直径为215-255mm,发热片C内周的直径为100-140mm,所述的发热片D的长度为440-460mm,发热片D的宽度为60-80mm。
一种恒温罗兰圆的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IO口、反馈电路及控制电路,单片机IO口与反馈电路电性连接,单片机IO口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仪德精密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仪德精密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50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用CCD模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谱采集的样品杯和光谱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