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8069.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博;张适其;任美红;邱冬梅;王华;刘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通廊彩板 安装 吊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包括顶座工字钢、轨道槽钢、吊耳、轮子、滑轮、吊篮、活动栏杆、电动葫芦、配电箱、电缆,所述顶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纵梁垂直于通廊方向,纵梁的端部位于通廊外侧,纵梁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轨道槽钢沿通廊方向设立;吊篮为长方形,垂直于通廊方向侧面设有活动栏杆,四角各配有一台电动葫芦用于提升,所述电动葫芦通过钢绳连接在吊耳、滑轮下面。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便捷、灵活,安全,方便施工,工作效率高。提高的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使用的通廊彩板安装吊篮。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建筑的特殊性,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常常遇见皮带通廊等四周彩板安装的情况。但由于通廊高度过大,且有时要求四面彩板安装,为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过去常使用挂梯,不仅危险性大且安装难度高,同时施工进度也随之减缓。此项通廊彩板安装吊篮满足了施工需求,解决了施工难题,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安全性,节省了其他相关费用的支出,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使用起来灵活、便捷,安全,方便施工,工作效率高的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包括顶座工字钢、轨道槽钢、吊耳、轮子、滑轮、吊篮、活动栏杆、电动葫芦、配电箱、电缆,所述顶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梁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纵梁,两根纵梁分别固定设在两根横梁的两端上面,纵梁垂直于通廊方向,纵梁的端部位于通廊外侧,纵梁的底部设有轮子,所述轮子位于轨道槽钢内可沿轨道槽钢移动,所述轨道槽钢沿通廊方向设立;顶座横梁两端分别设有吊耳和吊篮滑轮,吊篮滑轮位于吊耳的下方;吊篮为长方形,垂直于通廊方向侧面设有活动栏杆,四角各配有一台电动葫芦用于提升,所述电动葫芦通过钢绳连接在吊耳、滑轮下面;顶座横梁中间设有滑轮与下面电动葫芦相连用于上料,与电动葫芦相连设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电缆相连。
优选地,所述顶座纵梁的端部位于通廊外侧800mm-1000mm。
优选地,所述轨道槽钢固定设在通廊纵管上面。
优选地,还设有楔形铁,所述楔形铁用于施工时楔入槽钢内,将槽钢与轮子支杆卡死。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便捷、灵活,安全,方便施工,工作效率高。提高的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1-1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通廊彩板安装吊篮,包括顶座工字钢1,轨道槽钢2,楔形铁3,吊耳4,轮子5,滑轮6,吊篮7,活动栏杆8,电动葫芦9,配电箱10,电缆11。其特征是:将顶座工字钢1按井子架形式拼装,垂直于通廊方向的工字钢探出800mm-1000mm,底部加装轮子5,平行于通廊方向的工字钢两侧加焊吊耳4及滑轮6,一侧加装一套滑轮6配合上料;吊篮7采用轻型方钢作为骨架,上铺设模板,垂直于通廊方向使用活动栏杆8围护,四角各配有一台电动葫芦9用于提升,一侧加装一台电动葫芦9以便上料;按照上述步骤依照附图组装,即可使用。使用时将轨道提前铺设在通廊顶部两侧,点焊固定,顶座吊装后进行线缆安装。施工时将楔形铁楔入槽钢内,将槽钢与轮子支杆卡死,移动时,将楔形铁拔出,后续轨道向前铺设即可。本发明不仅可用在水平通廊,也可用在斜向通廊。
图中,12为固定栏杆,13为通廊立管,14为通廊横管,15为通廊纵管,16为檩条,17为檩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8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廊工程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固定方法
- 下一篇:恶意软件辨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