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7784.2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4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刚;姚海楠;周生权;段俊英;薛鹏飞;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连接部 兜梁 斜体 发动机悬置 连接支架 斜连接 上连接部 分体式结构 插入连接 结构一致 悬架系统 依次连接 集成性 牢固度 板簧 槽梁 底端 顶面 纵梁 装配 | ||
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包括相互独立的兜梁本体、左连接支架与右连接支架,所述兜梁本体包括都为槽梁结构、且依次连接的左斜体、中平体与右斜体,所述中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发动机悬置安装部,所述左、右连接支架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斜连接部、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所述斜连接部的底端与左斜体或右斜体的顶部进行插入连接,斜连接部的顶端与下连接部的内侧面相连接,下连接部的顶面与上连接部的底端相连接,上、下连接部之间夹成有一个与纵梁相连接的侧插入缺口,下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悬架系统板簧相连接的正插入缺口。本设计不仅采取分体式结构、成本较低、装配布置较为简单,而且集成性较强、功能较多、连接的牢固度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兜梁,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具体适用于减少制造成本与降低装配布置难度。
背景技术
现有车架总成为解决在动力总成布置范围外宽尺寸偏差,并加强发动机悬置隔振效果,在发动机前后悬置处增加了发动机悬置兜梁。发动机兜梁是车架总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可很好地保证动力总成范围的车架外宽尺寸,而且增强了车架的抗扭性能,提高了车架总成隔振发动机频率的能力。同时,这种横梁往往要根据动力总成的形状设计避开干涉而成为U型兜梁结构,故行业俗称发动机兜梁。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37311U,授权公告日为2014 年12 月24 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式U 型发动机悬置横梁,其包括横梁、左横梁固定部与右横梁固定部,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左横梁固定部与左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右横梁固定部与右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中部通过软垫总成与发动机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横梁与左横梁固定部、右横梁固定部为一体结构。虽然该设计能够有效控制车架外宽尺寸、防止车架变形,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中的横梁总成为整体式结构,不仅生产模具很大,导致成本高、重量大,而且车架总成装配不方便,费人费力;
其次,该设计在车架腹面布置,其布置位置距离悬架吊耳支架较近,易出现干涉问题,布置上比较困难。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取整体式结构、成本较高、装配布置较为困难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采取分体式结构、成本较低、装配布置较为简单的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悬置兜梁总成,包括兜梁本体、左连接支架与右连接支架,所述兜梁本体的中部为内凹结构,兜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连接支架、右连接支架相连接;
所述兜梁本体、左连接支架、右连接支架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所述兜梁本体包括都为槽梁结构的左斜体、中平体与右斜体,所述左斜体的顶部与左连接支架的底端进行插入连接,左斜体的底部经中平体与右斜体的底部相连接,右斜体的顶部与右连接支架的底端进行插入连接,且在中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发动机悬置安装部。
所述左斜体、中平体、右斜体都包括上顶板、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上顶板的前、后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前侧板、后侧板的顶边相连接,前侧板、后侧板的底边则向下延伸,上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共围成一个槽腔;所述左斜体、右斜体中的槽腔的内部插入连接有对应的左连接支架、右连接支架的底端。
所述左连接支架或右连接支架的底端与其对应插入的槽腔中的前侧板、后侧板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部包括安装中心孔及绕其周边均匀设置的安装固定孔,该安装固定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安装中心孔的体积大于安装固定孔。
所述中平体中前侧板、后侧板的底部各连接有一个下延伸的下扩板;所述下扩板包括带棱条的棱条板与内凹的内弧板,所述棱条板的顶边经内弧板与中平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7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补充机构
- 下一篇:悬置、悬置系统以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