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6035.8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赵斐;马丽梅;吴元亮;林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H01P3/06;H01Q13/2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 漏泄电缆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射频 外层金属屏蔽 导体 辐射孔 集成式 同轴 读写器 采集 传输射频信号 远程温度信息 数据通信 电磁波 布设 漏缆 远端 传输 辐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包括外层金属屏蔽导体以及开设在外层金属屏蔽导体上的辐射孔,还包括用于采集所述漏泄电缆周围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所述辐射孔辐射的电磁波与远端读写器建立数据通信。本发明在传统漏泄电缆基础上,通过增加布设具备温度传感功能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使射频漏缆不但可以传输射频信号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温度信息采集与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是在普通射频同轴电缆基础上,通过对普通射频同轴电缆外屏蔽金属层进行特殊开孔,实现在信号传输的同时利用漏泄电磁波以达到传输信号与辐射电磁波两项功能之目的。传统漏泄电缆主要运用于地下通道通信或地铁轨道通信等多种自由空间电磁波不易到达的场合,用于地下各种手持设备(如手机、对讲机等)与地面设备的通信中继,在这种应用场合中,传统漏泄电缆不具备任何温度信息的传感采集与传输功能,不能用于漏缆沿线环境或其他设备的温度信息采集。
另外,现有长距离温度传感监控手段包括有线、无线或者光纤等方案,相比而言都存在一定缺陷。如有线和光纤方案,对涵洞或隧道进行温度监控时需要另行布线,无法利用隧道既有的线缆实现环境温度监控,导致设计与施工成本倍增。另外,现有的无线温度传感方案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不便于在隧道中长距离通信。因此,利用隧道既有线缆实现环境温度监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而适于长距离信号传输的射频同轴漏泄电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在传统漏泄电缆基础上,通过增加布设具备温度传感功能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使射频漏缆不但可以传输射频信号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温度信息采集与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同轴漏泄电缆,包括外层金属屏蔽导体以及开设在外层金属屏蔽导体上的辐射孔,还包括用于采集所述漏泄电缆周围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所述辐射孔辐射的电磁波与远端读写器建立数据通信。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所述辐射孔辐射的电磁波实现充电。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安装在所述漏泄电缆外表面上。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位于辐射孔处。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与所述漏泄电缆之间具有间距。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的最大能量接收面对准漏泄电缆电磁波辐射方向。
较佳地,所述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内置温度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收发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环境温度信息后由射频识别收发芯片收集,射频识别收发芯片再将环境温度信息通过所述电磁波传输给远端读写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针对传统射频漏泄电缆仅具备射频信号传输与辐射功能而不具备任何的温度传感功能的缺陷,通过在射频同轴漏泄电缆外层表面或者近距离范围内布设安装温度传感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并且借助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漏泄电缆发送的电磁波实现温度信息上传;
(2)本发明在不改变射频漏泄电缆原有功能基础之上,增加了温度传感功能。相比较其他有线和无线或光纤温度传感方案,本发明集成度高,布置灵活,应用时无需另行外置传感设备与信号收发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坑道、涵洞、隧道与地铁等领域环境与设备实时温度测温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射频漏泄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集成式温度传感射频漏泄电缆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温感标签与传统漏缆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6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倒翁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防漏液温度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