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5223.9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文;李锦荣;何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荣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梁 轨道基础 移动式吊机 幕墙 作业平台 高层建筑 刷窗 木板 轨道移动式 市场竞争力 安装效率 化学螺栓 幕墙安装 工字钢 内表面 横梁 轨道 施工 施工单位 栏杆 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包括模板、第二主梁和第一主梁,模板的顶部通过化学螺栓固定连接有轨道基础,且轨道基础的顶部通过工字钢固定连接有轨道移动式小车,模板的顶部且位于轨道基础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梁,第一主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内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栏杆,模板的顶端且位于轨道基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垫木板,且垫木板的顶端与第二主梁的底部接触,第二主梁的左侧与第一主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本发明的移动式吊机其安装便捷、牢固,故可有效提高幕墙的安装效率,能有效降低幕墙安装的成本,从而扩大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符合企业自身的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幕墙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整体结构系统,幕墙通常用在主体结构的外侧,一般都包覆在主体结构表面之上,幕墙相对主体结构在平面内有一定的微动能力,其具有抗风压变形、雨水渗漏(水密性)、空气渗透(气密性)、平面内变形(抗震性)、热工(保温性)、隔声、防雷、防火、环保、吸声、美观、装饰和节能的优点,幕墙在安装过程中离不开吊机的使用,但现有的吊机其安装方式比较复杂,从而降低了幕墙的安装效率和成本,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利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高层建筑刷窗机轨道幕墙施工的移动式吊机,包括模板、第二主梁和第一主梁,所述模板的顶部通过化学螺栓固定连接有轨道基础,且轨道基础的顶部通过工字钢固定连接有轨道移动式小车,所述模板的顶部且位于轨道基础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梁,第一主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内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模板的顶端且位于轨道基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垫木板,且垫木板的顶端与第二主梁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主梁的左侧与第一主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且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剪刀撑,所述横梁的顶端通过化学螺栓固定连接有卷扬机,且横梁与第二主梁和第一主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第二主梁和第一主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挑梁,悬挑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且位于悬挑梁顶部的横梁通过斜拉杆与第一主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滑轮,且定滑轮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连接,钢丝绳的末端挂置有单元式幕墙。
优选的,所述悬挑梁和作业平台的底部均通过斜撑杆与第一主梁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作业平台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缆风绳与工字钢连接,且缆风绳靠近工字钢的一端套接有绳夹,绳夹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绳卡夹座。
优选的,其操作方法包括轨道移动式吊机的安装和轨道移动式吊机的拆除。
优选的,轨道移动式吊机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轨道移动式小车:在轨道基础顶部先通过化学螺栓安装工字钢,再在工字钢的顶部通过化学螺栓安装轨道移动式小车;
B、搭设作业平台:在模板的顶部搭设脚手架,以形成作业平台,脚手架之间需要用横杆拉结,同时在作业平台表面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系紧安全绳;
C、安装钢架立柱和横杆:搭建多层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以安装钢架立柱和横杆,同时在作业平台表面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系紧安全绳;
D、安装悬挑梁:施工人员在作业平台顶部安装悬挑梁,同时在作业平台表面工作的施工人员需要系紧安全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荣,未经李锦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