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分离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5186.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易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C22B7/00;C22B25/06;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筛网 镀锡铜米 柴油 分离回收 刮落 空腔 腔体 取出 密封搅拌装置 熔化 搅拌装置 流入容器 容器顶部 容器冷却 水冷装置 停止加热 完全分离 向下流动 中筛网 铜粉 脱锡 锡块 分隔 加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分离回收方法,首先连接一套密封搅拌装置:在容器的底部上方设置筛网,将容器分隔成两个腔体;在筛网以上的腔体中设置搅拌装置;在容器顶部设置水冷装置;将废镀锡铜米和柴油加入到容器中,柴油进入容器中筛网下方的空腔中,废镀锡铜米落入筛网以上的空腔中,对容器加热,对容器中的铜米搅,废镀锡铜米表层的熔化的锡不断被刮落,被刮落的锡在液态柴油向下流动的带动作用下,与柴油一同通过筛网流入容器底部;停止加热和搅拌,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从容器筛网上方取出脱锡铜米和少量铜粉,在容器筛网下方取出柴油和锡块。本发明能在一个装置中实现铜和锡的完全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分离回收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力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线电缆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废电线电缆也与日俱增,加上金属资源日益匮乏,国际铜、锡价格高居不下,废电线电缆的回收对经济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导体铜线在高温挤塑时会有部分氧化,且易在导线连接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因此,现有的铜导线普遍在表面镀锡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
对于大多数废镀锡铜线,由于很难剥线或剥线效率低,通常采用粉碎技术处理。粉碎技术是通过切断机和粉碎机等机械设备将废电线电缆直接破碎成颗粒状,再通过分选设备将塑料和金属分离开来。镀锡铜米是废线缆生产的一种新的工业原料,镀锡铜米的使用已经超过了精铜的使用量。镀锡铜米分离回收,可以提高金属的使用率,避免对坏境的污染。可以看出,现有的废电线电缆的回收技术着重于分离铜和塑料,而对铜导线上的锡镀层的分离回收无能为力。由此产生大量的废镀锡铜米,即切断产生的一段一段的铜线,表面的锡镀层仍未脱离。从现有技术来看,镀锡铜米的回收方法来看,主要有酸浸法和电解法两种,例如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90636.9提出硫酸铜-堆浸工艺回收废旧镀锡铜线中的铜和锡,中国发明专利201010279564.5采用专用浸出设备处理后再电解等工艺,这些方法从铜米中回收锡均存在回收成本高、工艺流程长等问题。
申请人曾经研发了一种废镀锡铜米的资源回收方法(申请号为:201710003581.8),首先将废镀锡铜米和研磨瓷球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置于真空容器中加热搅拌,通过研磨瓷球与废镀锡铜米的搅拌摩擦作用以及废镀锡铜米自身的摩擦作用将废镀锡铜米表面的熔融状态的锡剥离,实现锡与铜米的分离;停止对真空容器加热,继续搅拌,锡从废镀锡铜米表面刮离后在摩擦作用下冷却为粉末,少量铜在摩擦作用下形成粉末,得到铜锡混合粉末;然后通过电力分选和筛分分别分离研磨瓷球、废镀锡铜米和铜锡混合粉末。申请人发现,虽然这种方法能有效剥离镀锡铜米表层的锡,但这种方法还存在主要的问题在于:在真空状态下加热融化铜米表层的锡,再通过研磨搅拌的方式剥落锡,再冷却至锡熔点以下搅拌刮落锡,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熔化的锡存在表面张力作用容易跟铜米粘附在一起,导致分离过程中从铜米表层脱落的锡还粘附在铜米上,虽然大部分锡脱落,但通过显微镜观察,还是有少量的锡残留在铜米表面,分离效果不彻底;此外这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分离锡、铜粉,处理成本较高。
因此,本发明鉴于申请号201710003581.8存在的技术问题,研发一种更加高效、低成本且经济友好的方法,解决废镀锡铜米的分离回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彻底分离废镀锡铜米的锡和铜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分离回收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连接一套密封搅拌装置:在容器的底部上方设置筛网,将容器分隔成两个腔体;在筛网以上的腔体中设置搅拌装置;在容器顶部设置水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