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享模式的手机智能化共享充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5024.8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插头 屏蔽门 动力驱动装置 伸出状态 屏蔽 敞口 敞开状态 充电系统 共享模式 缩回状态 箱体内部 充电箱 智能化 手机 充电 升降控制机构 回缩状态 活动布置 箱体设置 箱体外部 输出 共享 缩回 敞口处 封堵 驱动 伸出 | ||
1.基于共享模式的手机智能化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充电箱,充电箱包括呈矩形竖直布置的箱体,箱体上端面设置有敞口,敞口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箱体内设置有活动布置的充电插头构件,屏蔽门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与屏蔽状态,充电插头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伸出状态与缩回状态,伸出状态为充电插头构件的充电输出端由敞口伸出至箱体的外部、缩回状态为充电插头构件的充电输出端由敞口缩回于箱体的内部,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构件在敞开状态与屏蔽状态相互切换/充电插头构件在伸出状态与回缩状态相互切换的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与屏蔽门构件之间设置有屏蔽传动机构,动力驱动装置与充电插头构件之间设置有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的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动力驱动装置运行进程的控制器;
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后侧设置有用于用户自助服务的触控系统,触控系统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敞口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固定于箱体内壁上的矩形底板,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避让口,屏蔽门构件、充电插头构件、屏蔽传动机构、升降控制机构、动力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底板上,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的开口处设置与其匹配并且启闭式连接配合的检修盖,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检修口的开口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享模式的手机智能化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插头构件与敞口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充电插头构件包括穿设于避让口内的竖直安装板,底板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引导杆三,引导杆三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安装板与引导杆三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板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上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套筒,套筒穿设于限位板并且延伸至限位板的下端面,套筒的外部套设有升起弹簧,升起弹簧的一端与底板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并且升起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底板指向限位板,所述套筒内穿设有充电线,充电线的输入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底板的下端面并且该端与电源线连接接通,充电线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套筒的顶端并且该端部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凸台上端面设置有与充电线输出端连接接通的充电插头,所述安装板靠近避让口一端面设置有升降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享模式的手机智能化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以及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其中一动力输出端与屏蔽传动机构连接、另一动力输出端与升降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的动力源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端面的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安装架一上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的输出端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设置有蜗杆并且蜗杆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上,蜗杆上方水平设置有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布置的主轴并且主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二上,主轴上同轴套设有涡轮,涡轮与蜗杆相啮合,主轴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为输出端并且该输出端同轴设置有转盘,转盘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
动力传动机构设置于动力源与屏蔽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端面上的安装架三,安装架三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安装架三之间设置有水平导杆,水平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间距布置,水平导杆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矩形水平滑块,水平滑块靠近屏蔽传动机构动力输入端连接设置有抵推架,抵推架与屏蔽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均滑动套设于水平导杆上并且两者固定连接,水平导杆的外部套设有抵推弹簧并且抵推弹簧背离抵推架布置,抵推弹簧一端与安装架三抵触、另一端与水平滑块抵触并且抵推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安装架三指向水平滑块,所述水平导杆与屏蔽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竖直导杆并且竖直导杆固定设置于底板与箱体内壁之间,竖直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竖直方向对称布置,竖直导杆上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矩形竖直滑块,竖直滑块的下端面与升降控制机构固定连接;
水平滑块与竖直滑块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设置衔接杆,衔接杆与水平滑块中部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衔接杆与竖直滑块的中部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水平滑块背离衔接杆一侧铰接设置有连杆一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连杆一与转盘之间设置有驱动盘,连杆一背离水平滑块一端与驱动盘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驱动盘与转盘同轴固定连接,竖直滑块背离衔接杆一侧铰接设置有连杆二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连杆二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从动盘,连杆二背离竖直滑块一端与从动盘的偏心位置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底板的宽度方向,从动盘转动设置于箱体内部上,驱动盘与从动盘的轴线方向重合,初始状态下衔接杆、连杆一以及连杆二均竖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未经王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0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