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力储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4655.8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泽尼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4 | 分类号: | B60L50/64;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160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内壳 气压减震器 新能源汽车 电力储备 换热盘管 减震弹簧 底端 端盖 安全稳定 便于拆装 表面镶嵌 减震效果 两端固定 散热翅片 装置结构 出水管 导热片 接线板 进水管 散热 铰接 托板 压板 焊接 防水 镶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力储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端盖,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部位嵌装有接线板,所述端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所述外壳的一侧分别焊接有与换热盘管两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壳的前后端镶嵌有散热翅片,且内壳的表面镶嵌有导热片,所述内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气压减震器,且气压减震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拆装,防水散热,减震效果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力储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汽车在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能源汽车具有无排放污染、噪声低、易于操纵、维修以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并在环保和节能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当今社会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是直接把蓄电池安装在汽车内的,一方面拆装麻烦,减震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并不具备防水散热能力,降低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合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力储备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拆装,防水散热,减震效果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力储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端盖,且壳体的一侧顶端两侧与端盖的前端两侧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搭扣,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部位嵌装有接线板,所述端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之间安装有换热盘管,所述外壳的一侧分别焊接有与换热盘管两端固定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壳的前后端镶嵌有散热翅片,且内壳的表面镶嵌有导热片,所述内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气压减震器,且气压减震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活动放置有蓄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端盖的连接处粘贴有密封垫片,且壳体为不锈钢制成的顶部带有开口的基体。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上粘贴有保温岩棉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形状为L型,且压板的表面粘贴有带防滑凸起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拐角处对称安装有四组限位柱,且限位柱的表面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接线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接线柱,且端盖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卡线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带导热片和散热翅片的外壳和内壳组成壳体可以提高对蓄电池组的保护能力,同时配合外壳与内壳之间安装的换热盘管与外置的冷凝液存储盒与循环泵配合可以有效的对壳体内进行降温散热,而壳体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可以提高壳体关闭的密封性,防水隔热,利用端盖底部减震弹簧连接的压板和内壳内部底端气压减震器连接的托板可以有效的对蓄电池组进行夹持固定,提高蓄电池组安装的减震能力,利用限位柱可以限制蓄电池安装的位置,防止蓄电池组在汽车行驶时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端盖、3搭扣、4接线板、5减震弹簧、6压板、7外壳、8内壳、9换热盘管、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气压减震器、13托板、14限位柱、15蓄电池组、16导热片、17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泽尼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泽尼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4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锂电电源直流供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