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休闲风味鳜鱼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453.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钱克林;肖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5/10;A23L27/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鳜鱼 加工制作技术 熏蒸 携带方便 休闲 腌渍 晾晒 制作 食用 | ||
一种休闲风味鳜鱼的制作方法,涉及鳜鱼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清理鳜鱼、鳜鱼晾晒、鳜鱼腌渍、进行熏蒸、进行炸鱼、包装。本发明方法合理、食用和携带方便、口感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鳜鱼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休闲风味鳜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又叫鳌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鳌花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口裂大且上位,略呈倾斜状,下颌向前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的后缘。在上下颌骨和口盖骨上均长有大小不等的锋利牙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大棘,鳃盖后缘有1—2个扁平的棘;鳜鱼的鳞圆而细小,体色为棕黄色,较鲜艳,分布许多不规则斑块。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棕黑色或红褐色条纹。第6—7背棘下有一暗棕色横带。背鳍、尾鳍、臀鳍上都有2—4条棕色圆斑连成条带。背鳍发达,前部为硬刺,后部高大且圆。胸鳍、臀鳍、尾鳍均呈圆形。
鳜鱼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但是现在的鳜鱼在制作的时候一般都是煮制或者红烧,虽然味道鲜美,但是是一种智能在餐桌上吃的食物,这样就有局限性,无法随时随地都能吃,并且味道也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食用和携带方便、口感良好的一种休闲风味鳜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休闲风味鳜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鳜鱼:将鳜鱼宰杀,去除鳞片、内脏、血液等无法食用的部位,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在95-100℃的开水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继续冲洗1-2分钟;
步骤二、鳜鱼晾晒:清洗之后的鳜鱼放在干燥、通风、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静置,直至表面水分晒干;
步骤三、鳜鱼腌渍:将粗盐均匀的涂抹在鳜鱼上,涂抹2-3层,然后静置16-20分钟之后将表面的粗盐抹去;
步骤四、进行熏蒸:腌渍24-26个小时之后将鳜鱼取出且在鳜鱼上每面用刀划3-5道口,然后将调配料均匀的涂抹在鳜鱼上,放入蒸笼中进行熏蒸;
步骤五、进行炸鱼:熏蒸25-30分钟之后将鳜鱼取出,然后静置至凉,再在鳜鱼表面均匀涂刷2-4层自制糊,再放入装有滚油的铁锅中将鳜鱼炸至金黄即可取出;
步骤六、包装:将炸好的产品静置进行滤油、降温,然后将产品放入袋中进行真空压缩后包装;
所述调配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材料一、花椒1份、薏米2份、八角3份、碘盐4份、白砂糖1份、孜然2份、黑胡椒3份、辣椒4份、味精1份;
材料二西瓜1份、哈密瓜2份、葡萄3份、柠檬4份、西芹5份、蜂蜜6份、香醋3份、酱油2份、香油1份、纯净水15份;
制备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材料二中的料放入榨汁机中进行榨汁且搅拌,榨汁7-10分钟,搅拌4-6分钟;
Ⅱ将材料一中的料加入Ⅰ中,继续进行榨汁操作11-15分钟,然后全部材料取出,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煮成糊状即可;
所述自制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面粉10份、玉米粉8份、鸡蛋液5份、香油1份、调配液18份;
制备方式:将上述的材料在45-50℃的恒温条件下搅拌混合成糊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未经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3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