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防治农作物病毒害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216.5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清;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23/17 | 分类号: | C07C323/17;A01N31/16;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2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农作物 毒害 结构分子式 病害防治 晶胞参数 斜方晶系 有效防治 常规的 褐斑病 空间群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病害防治方面,具体涉及一类防治农作物病毒害的化合物,为斜方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为b=13.97654(3),c=15.4102(3),α=90°,β=90°,γ=90°,V=2642.703,Z=4,其结构分子式如下: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制备成各种农业上常规的剂型,可有效防治各类褐斑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含有所述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病毒病的大面积爆发以及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剂导致病毒病成灾以及粮食病毒病正呈“中国-东南亚-东亚”蔓延的世界格局趋势,使得农业病毒害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农业和世界农业正常有序发展的颈瓶和障碍,如何快速、有效获得高效、低成本的绿色抗病毒病农药,成为当前农业科学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水稻矮缩病毒、玉米粗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番茄病毒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引起的水稻、玉米、蔬菜病毒病害在全国大面积爆发,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资料报道,我国水稻和玉米病毒病常年发生面积均达5000万亩,因病毒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可达30%,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例如,2010年中晚稻水稻病毒病,特别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在广东、湖南、江西等9个省份稻区爆发成灾,水稻受害面积2000万亩以上。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造成草坪植株死亡,使草坪形成大面积秃斑,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insulana
Sacc,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1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1℃,最适相对湿度98%-100%,以水滴状最好。褐斑病的病原Cerospora ipomoeoeae Wint.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尾孢属,番薯尾孢。分生孢子梗多根束生,暗褐色,25-200微米。分生孢子针形,无色,基部平切,20-200毫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防治褐斑病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是所述化合物用于防治猕褐斑病。
本发明也提供了包括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助溶剂、载体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和至少一种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盐、溶剂化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将以更详细的方式继续说明。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如下所示:
其为斜方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为b=13.97654(3),c=15.4102(3),α=90°,β=90°,γ=90°,V=2642.703,Z=4。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包括上述的式I化合物,以及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助溶剂、载体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式I化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业病害,所述农业病害为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病毒病、褐斑病和控制传毒害虫,所述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烟草花叶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黄瓜花叶病,以及由病毒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黄矮病;所述褐斑病为猕猴桃褐斑病、玉米褐斑病或黄瓜褐斑病。
更优选地,所述褐斑病是猕猴桃褐斑病。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选自示例化合物或示例化合物的组合或此处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3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