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42915.8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卢小慧;王沛芳;崔明轩;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物理场 阳电极 阴电极 重金属污染 修复土壤 耦合 抽水井 水动力 注水井 污水处理机构 电源 电解机构 土壤 正极 电场 负极 电场吸附 电动力场 生态环境 修复效率 原位修复 水化学 重金属 耦合的 去除 地下水 污染物 修复 联合 | ||
1.一种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机构、污水处理机构、至少一个注水井、至少一个抽水井,所述电解机构包括电源、至少一个阳电极和至少一个阴电极,所述阳电极、阴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阳电极靠近所述注水井,所述阴电极靠近所述抽水井,所述注水井和抽水井均与所述污水处理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阳电极串联连接,多个所述阴电极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之间的距离为500-2000mm,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的宽度均为50-2000mm,所述阳电极和阴电极的厚度均为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和抽水井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为铂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包括第一PVC管、从下往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PVC管上的第一石英砂层、第一膨润土层和第一水泥层,所述抽水井包括第二PVC管、从下往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二PVC管上的第二石英砂层、第二膨润土层和第二水泥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与所述阳电极之间的距离≤0.3米,所述抽水井与所述阴电极之间的距离≤0.3米。
8.一种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待处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将阳电极和阴电极均插入重金属污染土壤中;
(2)开启电源,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向阳电极和阴电极迁移移动,通过抽水井抽取地下水,将移动的重金属污染物随水流抽出,抽出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并回灌到注水井,注入地下水中,并测试抽水中重金属浓度,循环进行直至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满足场地的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渗透系数为1×10-7cm/s-1×10-3cm/s。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多物理场耦合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保持抽水井和注水井的水位差≤1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9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