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2835.2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琼;杨建明;谭海文;潘玲华;熊俏;李玉洪;李刚;滕献有;覃柳兰;秦晓燕;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蒋杰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膜 固定装置 膜管 地膜铺设 水肥利用率 病虫草害 农药化肥 有效引流 滴灌带 滴灌口 可回收 施用量 壮苗 滴灌 根系 健苗 氧气 生产成本 封闭 | ||
1.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包括畦田(1)、地膜(2)和滴灌带(3),所述畦田(1)呈梯形,包括中间畦面(1-1)和位于所述中间畦面(1-1)两侧的侧畦面(1-2),所述中间畦面(1-1)的两侧种植作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拱膜管(4)、拱膜管固定装置(5)和地膜固定装置(6);
所述拱膜管(4)为多个,多个所述拱膜管(4)沿所述中间畦面(1-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畦面(1-1)两侧的作物之间;
所述滴灌带(3)沿所述中间畦面(1-1)的长度方向铺设在所述中间畦面(1-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多个所述拱膜管(4)的下方;
每个所述拱膜管(4)的两侧管口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拱膜管(4)固定在所述中间畦面(1-1)上的拱膜管固定装置(5);
在两个所述侧畦面(1-2)及多个所述拱膜管(4)上覆盖所述地膜(2);
所述地膜固定装置(6)为多个,覆盖在所述侧畦面(1-2)上的所述地膜(2)通过多个所述地膜固定装置(6)固定在所述侧畦面(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膜管(4)为中部向上凸起的弧形软管,内部为空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膜管固定装置(5)包括内套管(7)、第一抵片(8)和第一地钉(9),所述内套管(7)和所述第一地钉(9)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抵片(8)的上侧和下侧,所述拱膜管固定装置(5)通过所述内套管(7)嵌套在所述拱膜管(4)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抵片(8)封盖住所述所述拱膜管(4)的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7)为弧形软管,所述内套管(7)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拱膜管(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钉(9)包括第一钉杆(10)、第一钉尖(11)和防松块(12),所述第一钉杆(10)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所述第一钉杆(1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抵片(8)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钉杆(10)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钉尖(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钉杆(10)的侧面分别对称设有2个所述防松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块(12)包括直板(13)和斜板(14),所述直板(13)位于所述斜板(14)的上方且靠近所述第一抵片(8),所述直板(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钉杆(10)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直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板(14)的一端倾斜固定连接,所述斜板(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钉杆(10)倾斜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膜管固定装置(5)还包括副钉(15),所述第一抵片(8)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抵片(8)的第一通孔(16),所述副钉(15)包括第一钉头(17)、第二钉杆(18)和第二钉尖(19),所述第一钉头(17)和所述第二钉尖(19)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钉杆(18)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钉头(1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6)的直径,所述第二钉杆(1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6)且与所述第一钉杆(10)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钉杆(18)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钉杆(10)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固定装置(6)包括第二抵片(20)和第二地钉(21),所述第二抵片(20)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抵片(20)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地钉(21)包括第二钉头(23)、第三钉杆(24)和第三钉尖(25),所述第二钉头(23)和所述第三钉尖(2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钉杆(24)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钉头(2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22)的直径,所述第三钉杆(2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未经桂林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8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枇杷花腐病的方法
- 下一篇:沙地水稻双膜旱作工艺及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