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2548.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梅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开区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装置 医用内窥镜 限位套 固定槽 固定圈 连接管 滑槽 对称开设 主体机构 左右两侧 探头 内窥镜技术领域 内窥镜 病人口腔 对称设置 固定机构 固定圈套 内壁顶部 支撑机构 胃部 口腔 牙齿 探测 支撑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该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支撑机构,主体机构包括连接管、探头、固定圈、限位套、滑槽、固定槽,连接管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探头底部的正中,固定圈套接在连接管的中部,限位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套对称设置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正中,滑槽的数量为四个,滑槽分别对称开设在限位套内壁顶部和底部的正中,固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槽对称开设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顶部。该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以病人口腔的牙齿为支撑,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扩张,从而能够顺利的将内窥镜的摄像装置放置入病人的胃部,为探测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胃镜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内窥镜,纤维胃镜采用导光玻璃纤维束制成,从口腔插入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它具有柔软可曲、冷光光源、窥视清晰、直接、操作安全等优点,检查前1天改吃易消化的饮食,检查前8小时禁食禁水,凡确诊有胃潴留者受检前两天改吃流质,并遵医嘱先晚洗胃,以排空胃内容物,使镜检时视野清晰。中国专利号CN206499435U提出一种将内窥镜的图像进行传输的摄像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调焦,显示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但是这种内窥镜的连接管在穿过病人口腔以及食道的时候,会引起病人的极度不适,进而使病人挣扎,口腔的移动和闭合为胃镜的防止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使用后,以病人口腔的牙齿为支撑,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扩张,从而能够顺利的将内窥镜的摄像装置放置入病人的胃部,为探测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固定机构、支撑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管、探头、固定圈、限位套、滑槽、固定槽,所述连接管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探头底部的正中,所述固定圈套接在连接管的中部,所述限位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套对称设置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正中,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滑槽分别对称开设在限位套内壁顶部和底部的正中,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槽对称开设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顶部。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卡帽、卡块、凹槽、第一密封圈、限位板、轴承、滑块、复位弹簧、折叠密封套、弧形固定板,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凹槽内腔的槽口处,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凹槽内腔的中部,所述轴承设置在限位板靠近第一密封圈一侧面的正中,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部和底部的中部,所述折叠密封套套接在复位弹簧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靠近固定圈的一端贯穿固定圈的外壁并延伸至固定圈内圈的内部,所述限位套与固定圈的壁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正中,所述连接杆靠近固定圈的一端贯穿限位套并延伸至固定圈内圈的内部,所述连接杆与限位套的壁体相贴合,所述滑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契合滑槽的内壁。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帽对称设置在固定圈左右两侧的正中,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帽靠近固定圈一侧面的正中,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卡帽一侧面的顶部,所述卡块远离卡帽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贴合固定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在卡帽一侧面的正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四侧贴合凹槽内壁的四侧并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四侧贴合凹槽内壁的四侧并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贯穿限位板的一侧面并延伸至限位板另一侧面的外部,所述轴承与限位板的壁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密封圈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与第一密封圈的壁体相贴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轴承并延伸至凹槽内腔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杆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延伸至连接杆壁体的内部,所述轴承与连接杆的壁体之间留有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梅,未经张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