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分析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2095.2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二保;计圣凯;温全;谢芝东;芮振旺;王统义;柴东元;程琦;殷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H04W4/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繁华西路桃花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新能源 并网 数据 分析 诊断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分析诊断系统,数据采集模块、诊断模块、校验模块、统计模块和报告发送模块。本发明通过诊断模块和校验模块对分布式新能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由统计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分析诊断报告,将存在的问题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列出,方便运维人员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所在,以便快速获取故障原因和潜在风险,更好的处理问题,保证电站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分析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国各地建设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分布式新能源数据都是通过无线通道传输接入到电力系统。由于是无线传输,为符合电力安全规范分布式新能源数据先接入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接入区然后再转发的电力调度系统。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具有分散性、发电量小、难维护等特点,尤其一些偏远区域的新能源电站出现异常,维护极其麻烦,维护成本也非常高。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到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运维人员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实现精准运维。
分布式新能源数据接入到电力系统中,现有的电力系统中一般只对通道中断、是否有数据,做一些简单的判断,电力系统判断出的结果单一,不能提供详细的分析诊断结果,同时对出现异常的分布式新能源电站需要电话通知对应运维人员进行查看,接入大量的分布式电站,运维工作繁重。
现有的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的采集系统由子站侧含有采集装置、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路由设备(设备中插入运营商提供的SIM),主站侧存在纵向加密装置、无线路由设备(设备中插入运营商提供的SIM)搭建的无线通道构成,影响数据采集的因素较多,现有的电力诊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分析诊断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数据分析诊断系统,数据采集模块、诊断模块、校验模块、统计模块和报告发送模块;
诊断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对子站数据采集通道状态和采集数据有效性进行判断;
校验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从数据采集模块提取一个或多个电气数据进行数据校验;
统计模块分别连接诊断模块和校验模块,用于获取诊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和校验模块的校验结果并生成诊断报告;
报告发送模块与统计模块连接,用于将诊断报告发送给预设对象。
优选的,诊断模块包括:
通道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采集数据中的通道状态值判断通道状态是否正常;
采集时间刷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主站和子站是否存在数据报文交互判断数据采集时间是否刷新;没有数据报文交互表示时间不刷新,有则表示刷新;
采集数据变化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不同时间内采集的多个特定值是否存在变化判断采集数据是否变化;
采集值不全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主站收到数据报文解析后对应的值是否和采集配置一一对应,若不对应表示采集值不全,对应则表示齐全。
优选的,诊断模块还包括:SIM卡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SIM卡是否在线。
优选的,SIM卡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对通道状态异常电站根据对应的SIM卡地址直接执行ping命令进行SIM是否在线状态判断,ping通表示SIM卡在线,ping不通表示SIM不在线。
优选的,校验模块包括:
有功值校验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采集数据获取两个视在功率,并根据两个视在功率的差值进行有功值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