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2034.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守忠;马志健;王辉;林开文;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71199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叉苦 辣蓼 血红素加氧酶 医药技术领域 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应激 胃粘膜损伤 胃黏膜损伤 细胞存活率 细胞 活血止痛 细胞损伤 氧自由基 转录因子 药效学 乙醇 除湿 可用 配伍 清热 制备 增殖 诱导 预防 治疗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辣蓼和三叉苦,其中,辣蓼为君药,三叉苦为佐使药。二药合理配伍,共奏清热除湿,活血止痛之效。药效学研究表明,该组合物对胃黏膜损伤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能有效提高H2O2或乙醇致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促进正常GES‑1细胞的增殖,并提高调节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Nrf2的表达,诱导其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从而增强胃黏膜的抗氧化能力,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胃粘膜损伤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胃黏膜损伤相关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由应激、理化、生物、药物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的以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为特征的胃粘膜损伤病变,主要包括急性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脱垂等疾病。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易发生在严重烧创伤、大手术、重症颅脑损伤、严重感染等急危重症人群,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占20-3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胃是对应激反应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所以在身体和心理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导致胃黏膜的急性损伤。在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氧化应激是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自由基产生过多,超出了机体对ROS和RNS的清除能力,导致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引起细胞膜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氧化性损伤,最终引发细胞凋亡和组织器官损伤。创伤、感染、缺血缺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进而诱发或加重组织损伤。据相关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多种疾病(如肝病、心血管、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许多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在伤害性应激状态下,胃粘膜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过量的ROS会导致氧化应激,包括黏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胃黏膜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和DNA损伤,还会作为第二信使激活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信号传导通路,破坏维持胃粘膜完整性的平衡因子,引起胃粘膜细胞、血管等损伤,从而导致急性胃粘膜损伤。
因此,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迫切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消胃粘膜损伤性疾病方面有着安全有效、副作用相对较小优点。辣蓼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的干燥全草,辣蓼作为海南黎族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解毒除湿、散瘀止血的功效,以辣蓼-牛耳枫组成的枫蓼肠胃康,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确切,但该复方中的牛耳枫,属于有毒中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安全性小。因此,寻找一种对胃粘膜损伤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尚未有辣蓼-三叉苦提取物用于治疗抗氧化应激损伤、胃粘膜损伤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以天然无毒的中草药辣蓼和三叉苦为原料,对胃黏膜损伤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于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组合物,包括辣蓼和三叉苦。
辣蓼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的干燥全草,辣蓼作为海南黎族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解毒除湿、散瘀止血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2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蛇胆陈皮口服液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治阴虚火旺型蝴蝶斑的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