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1911.8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常规;王景松;赵旭浩;焦清;刘雪云;张培晴;戴世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16 | 分类号: | C03C10/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系玻璃陶瓷 卤化 微晶 复合 制备 析出 陶瓷材料 稀土离子掺杂 光子学领域 化学式表示 化学稳定性 设计和选择 玻璃组成 断裂韧性 红外发光 红外功能 红外光学 激光材料 晶化处理 硫系玻璃 摩尔组成 稀土离子 新型金属 性能差异 卤化物 混熔 基质 热学 研发 应用 | ||
1.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硫系玻璃陶瓷材料的摩尔组成按化学式表示为:(1-x-y)GeS2·xSb2S3·yPbX2,其中x=0.1~0.85,y=0.1~0.25,X为Cl、Br或I,PbX2以析出的微晶形式复合于该硫系玻璃陶瓷材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x=0.15~0.85,y=0.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x=0.1~0.8,y=0.1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x=0.1~0.75,y=0.2~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bX2微晶的晶粒尺寸为50~2000纳米。
6.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摩尔组成化学式(1-x-y)GeS2·xSb2S3·yPbX2,其中x=0.1~0.85,y=0.1~0.25,X为Cl、Br或I,以Ge、Sb、S和PbX2为原料,计算并对各原料进行称量;
(2)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干燥环境中,将Ge、Sb、S和PbX2原料混合后,置于石英安瓿中并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10-3Pa,再熔封石英安瓿并置于加热设备中;
(3)将加热设备升温至800~900℃,熔制6~18小时后淬冷,得到未退火玻璃,测定该未退火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然后将该未退火玻璃置于精密退火炉中,在比玻璃转变温度Tg低10~30℃的温度下恒温退火2~5小时,之后随炉冷却至50℃以下,即获得基础玻璃;
(4)将基础玻璃放入具有惰性气氛保护装置的晶化炉中,在比玻璃转变温度Tg高10~40℃的温度下析晶热处理3~100小时,晶化过程中在玻璃内部析出大量分布均匀的PbX2微晶,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获得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使加热设备以1~2℃/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34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3小时;再使加热设备以2~5℃/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75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以1~2℃/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800~95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8~10小时,保温的同时将石英安瓿进行晃动或振荡;之后以2~3℃/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780~900℃;此后使石英安瓿竖立并静置0.5~2小时后,在空气或冰水混合物中淬冷;最后在精密退火炉中以比玻璃转变温度Tg低10~30的温度恒温退火2~5小时,之后随炉冷却至50℃以下,即获得基础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卤化铅微晶复合硫系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晶化过程中析出的PbX2微晶的晶粒尺寸为50~200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9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