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锁具防撬装置及智能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1137.0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芝衔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片 防撬装置 锁芯连杆 智能锁 锁具 离合装置 驱动装置 智能锁具 备用机械 分开状态 开锁装置 一端连接 整体安全 接合 锁具壳 防撬 体内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具防撬装置以及包含该防撬装置的智能锁。该防撬装置包括离合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离合片与该锁具的第一锁芯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片与该锁具的第二锁芯连杆的一端连接,且该第二锁芯连杆的另一端与该锁具的开锁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该锁具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芯连杆移动,使得该第二离合片与第一离合片处于接合或分开状态。本发明实现了智能锁备用机械锁具的防撬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智能锁的整体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具防撬装置以及包含该防撬装置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刷卡等方式来打开门锁,这样不会出现用户因未带钥匙而打不开门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已广泛用于例如家庭或办公室的入户门、小区的大门等。
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智能锁低电、死机、出现故障等导致的锁不能打开的问题,智能锁都有一套机械锁做为备用。但是备用的机械锁避免不了现有机械锁存在的问题,例如可能被万能钥匙打开机械锁,或者可被技术高超的盗窃者在很短时间内非法打开门锁,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
另外,目前由于锁内空间限制或制造成本的原因,智能锁中备用机械锁的锁芯可能采用防撬等级低的锁芯,这导致智能锁更易被非法打开。因此智能锁的整体安全性依然有改进空间,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具防撬装置以及包含该防撬装置的智能锁,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锁具防撬装置,该防撬装置包括:
离合装置,包括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离合片与该锁具的第一锁芯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片与该锁具的第二锁芯连杆的一端连接,且该第二锁芯连杆的另一端与该锁具的开锁装置连接;
驱动装置,设置于该锁具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芯连杆移动,使得该第二离合片与第一离合片处于接合或分开状态;其中,在接合状态下,钥匙插入锁芯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一锁芯连杆和第二锁芯连杆同时转动从而使所述开锁装置动作实现开锁。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连接一驱动杆;该步进电机工作时带动该驱动杆运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锁芯连杆移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杆上连接一活动臂,所述第二锁芯连杆表面设有滑槽部,所述驱动杆的活动臂的端部伸入该滑槽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芯连杆表面内凹形成卡槽,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步进电机的端部伸入该卡槽中;
该卡槽的开口两侧各有一个限位块,用于防止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从该卡槽中滑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相接合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在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相接合时,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相接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片和第二离合片相接合的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齿合的齿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片还包括沿轴向贯通的第一信号孔,该第一信号孔内设有第一信号线;该第一信号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离合片还包括沿轴向贯通的第二信号孔,该第二信号孔内设有第二信号线;该第二信号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智能锁的控制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芝衔,未经张芝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